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_java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9 1:15:37       共计:3572 浏览

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夜深人静,深夜空荡荡的街巷里,更夫过街走巷,一手执锣,一手执竹制的梆子,一遍遍重复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然后引出“月黑风高”下的故事。

而在真实的古代,晚上确实有“更夫深夜打更”这件事,打更真的很重要吗?接下来,我和大家聊一聊打更,这一特殊行业存在的必要性。

什么是打更?

打更是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打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周朝,《周记》里面记载了一个叫“鸡人”的工作,“鸡人”负责报时,就像公鸡清晨打鸣一样。

在古代,人们没有精确的计时方法,也没有闹钟,白天还好说,可以通过太阳来判断时间,晚上就没有办法了,如果想在晚上知道时间,就只能听打更了,负责打更的人叫做更夫。

“星斗无光月弗明,衣寒似水欲成冰,人人尽说困便困个冬至夜,偏是我手不停敲到五更”。这里的“手不停敲”,说的就是古代更夫寒冬值夜敲梆子的事情。

更夫也被称为打更巡夜员,一般是官府雇佣和管理的一种职业,主要负责在夜间的街市上打着竹梆小锣报时、负责在夜晚巡逻等。

自汉代直到宋元时期,更夫一般都是政府来雇佣管理,而到了明代,更夫们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穷人来充任。

明清以后,打更人大多是一些孤苦老人担任,他们上了年纪失去了劳动力,只能用打更的微博收入,惨淡度日。

晚上打更的时候,为了掌握准确的时间,他们不敢睡觉,而要时刻守着滴漏,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们每天晚上都要为居民巡行守夜,责任艰巨,回报寒酸。

好一点的更夫,有月薪可以拿,惨的是没有月薪的更夫,逢年过节的时间才能得到一些钱或米粮的打赏,不够吃的话,只能像乞丐一样乞讨了。

虽然更夫们的处境很低微,但是他们每天晚上辛勤的付出,使得古人能够按部就班的生活。

由于没有时钟,人们一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作息。

打更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很多讲究,打落更(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打二更(晚上九点)时,打一下又打一下,连打多次......以此类推。

由于每一更打出的响声都不相同,人们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几点了,当然,更夫并不只是敲几下锣,说几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有的时候还会顺带着吆喝几句:“寒潮来临,关灯关门”等,还会对时令节气有所提醒。

打更的时候,一般两个人一班,打更是分地区进行,按照一定路线进行,哪一片归你管,你就在哪个地方巡逻。

不同的更夫负责不同的路段、范围,更夫们一声声打更的口号,充满了暖暖的情意,使得古代的人们安然度过了一个个漆黑的夜晚。

古代打更的作用

打更这一职业发展了上千年,肯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报时

打更这一职业,最主要的是为了报时而产生的。

我国古代计时是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按照十二支的顺序,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没有钟表,时间观念一般和太阳有关,白天以日晷利用太阳光移动来设定时辰,到了晚上,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于是古代发明了晚上用铜壶滴漏来做计时器,以细沙或者漏下水的深浅度来定时间。

但是日晷和铜壶滴漏等计时器物十分不方便,不是家家户户能够设置的,在民间很难普及。

为此,古人就在城市的各个城镇的高楼设置漏壶,由专人观察,按时敲鼓向全城报告。

古代,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到第二天五点,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更次,每到一更,官府所派的打更人,就会敲一次顾,这被人们称为“打更”。

一更对应的是戌时,叫黄昏,二更对应的是亥时,叫人定,三更是子时,叫做夜半,四更属于丑时,叫鸡鸣,最后是寅时的五更,也就是清晨。

更夫每天的工作职责就是,每天晚上从晚上七点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每更敲一次,穿街走巷,一边走一边敲锣,口中还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不论寒暑,每夜不能间断。

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时间,按照惯例应该做什么,“才打二更”,“打三更才回家”,“都打五更了”,是人们描述时间的常用语。

“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伴随古人夜晚的打更,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如今,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打更这一现象的消亡,也是它难以避免的宿命。

第二,防火防盗、维护治安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电视上,我们就经常看到打更的人这样说着。

其实,古代的更夫除了打更以外,还兼着一份“提醒防火”的工作,类似于传统的消防人员。

古代消防救火的手段比较落后,很多消防设施也只是对初期的火灾能起到作用,如果火势太大,会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失。

这种情况下,打更人的作用就很明显了,更夫在夜晚巡逻时期,如果发现火灾,要及时通报官府,并且负责求助受害的人,帮助灭火等。

不仅如此,更夫们每晚提着灯笼,敲着梆子,一面提醒人们防火、防盗,另外还有街头巡逻的任务。

古代的晚上,没有灯光,每天晚上都是月黑风高的场景,虽然当时有宵禁政策,但是也不排除会有些胆大妄为的盗贼或者劫匪们出没。

官府的士兵们每天巡逻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每天晚上走街串巷的更夫们自然就承担了街头巡逻的任务。

更夫负责在夜晚巡逻,遇到盗贼,通报官府抓捕盗贼,有时候出了案子,如果发生在夜里,更夫是“第一目击者”,官府首先要问的就是更夫,问问他们在夜里有没有看到什么境况,如此一来,更夫们也为古代夜晚的治安做出了一份贡献。

总得来说,古代晚上打更,不仅有报时作用,还有防火防盗维护治安等作用,曾经为古人的生活做出了贡献,不过,清代以后,随着时钟等的引进,打更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总结

在古代,人们是没有钟表的,要想知道时间,是件困难的事情,好在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高度的创造力,发明了打更这一方法来把握时间。

打更,是古代人发明的一种很有人情味的计时方法,使得人们过上了一种按部就班的安静生活。

如今我们身处高科技的社会中,早已听不到打更的声音,打更这一现象也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但是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不忘初心的“打更人”,加入到服务安全的队伍中来,一方守护,一方平安。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epc的框架分为哪几层_java | ·下一条:课程同步直播真的能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吗_java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