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孩子在网上学习靠谱吗_java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9 1:17:29       共计:3564 浏览

?孩子在网上学习靠谱吗?

由于疫情关系,2020年春季延迟开学时间。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家都会想到网络学习,接着各个城市都出台了一系列的线上学习措施。

下面就就谈一下我本身的体会和身边的朋友们的一些感受。由于我在珠三角地区,所以教育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从2月17日开始,我们就按照上级领导安排,进行了一个月的线上学习(这个月只是利用趣味微课来给学生进行复习上学期的知识)我们用心准备教学视频,查找资料,期间还教家长下载钉钉和如何使用,由于双方都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各位家长还是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的。直到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长不在身边或者家长的放任式管理,导致这部分学生出现拖交或者不交作业的情况,严重的直接无视这样的学习方式。经过一个月的尝试后,我们开始统一资源在线上进行新课讲授,这时候学生、家长和老师就进行了一个很煎熬的过程。学生没有按时交作业,老师在群上提醒督促,直到晚上也没见到作业,再电话联系家长,家长也对学生无计可施。就这样每天三方都在循环着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这么呢?

(1)学生自身原因:线上学习有个优点是可以看回放,可能对中上的学生来说这个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果的,但前提也是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控力的学生,否则无效。对后进生而言,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无效的。首先后进生本来基础就薄弱,不可能通过简单的15分钟的教学视频就能达到学习目标,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和接受;其次,后进生都是学习自控力较差的群体,手机在手,学习对他们而言是困难的,但游戏是简单的,所以大部分会选择放弃学习。最后,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的,没有家长的监管和老师的督促,总会想着在学习上偷懒。

(2)家庭原因:疫情影响,大部分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绝大部分家长都只能留在家里陪伴孩子。但是不是就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家长们会利用这个特殊的假期在学习上辅导一下孩子呢?我想大部分会的,小部分有心无力,很对家长说“老师,我也想辅导孩子,但是我自己都不会,也看不懂”是的,这部分家长都想辅导孩子,知识文化水平有所欠缺,但还是会管孩子的,还有部分家长会回答说“老师,我有文孩子有没有完成当天作业的,都说完成了”这部分家长就是“口头式家长”这部分孩子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会养成一个说谎的习惯,在家说做了,回来后说落家里了。而后进生群体中,家长的监管不到位是重中之重,这部分群体的家长相对是生活比较困难、文化水平较低或者离异家庭……疫情期间,即使和孩子待在家里,这部分家长中的大部分都没有落实监管孩子。只是想和这部分家长说“今天你用多少心思管教孩子,明天你将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靠的是家长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教导者,引领孩子成长学习的辅助者。

(3)电子产品的冲击。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各类电子产品大量兴起。我最近家访的一个学生就是因为这个特殊假期沉迷了电子游戏,导致学者一落千丈。家长把手机给孩子是为了让他学习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是为了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但是忽视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是薄弱的。完成学习后,家长不在身边或者不在家,电子游戏成了孩子唯一的娱乐节目。每天如此,家长以为的认真学习,背后却是孩子沉迷游戏的真相,面对家长的哭诉,我们也心怀内疚。借此,希望各位家长在平常尽量引导孩子如何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尽可能进行有益健康的运动。

(4)城乡差距明显:朋友在和我聊天时候说到,你们已经算好的了,像我们在乡村里教学的,进行线上学习真的是很难开展的。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手机也不会用;有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还有几个孩子,要么没手机,要么没网络……即使我们想开展教学工作,也要先考虑学生的条件。

(5)教师无法真正监管到位:线上学习可以帮助孩子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可是作为教师却无法检测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这是教学中最大的缺陷。学生究竟有没有按要求去进行学习,老师无法知道,因为现在一张习题的答案只需秒拍即可。所以,线上学习的缺陷在于剥夺了老师的职责,学生也从中找到了偷懒的机会,毕竟学生都会有“我不学习、作业顺便做,老师也不知道更管不到的心理。”

所以,线上学习虽然可取,可是学习效果却无法达到。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qq密码格式怎样写_java | ·下一条:周大福不给标签吗_java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