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常规调整不行,下面6个步骤,能在很短时间内摆脱太穷,在相对短时间内告别穷。
第一步,切忌眼高手低、死要面子活受罪。在人太穷的时候,首选进工厂、送外卖。
有很多博主说不要进厂、不要送外卖,我们要清楚, 相当一部分工厂职员和外卖员的收入,要普遍高于其他底层员工。
无论流水线员工还是装卸工,管吃管住每月5000元~10000元,只要稍微搜索一下,都能找到。
至于愿不愿意干,那是你的事了。
无论去哪个行业、哪家公司,都是从底层员工做起,工资水平在那儿摆着呢!
受不了工厂和外卖的苦,就去找个每月有4000、5000收入的工作,3000多也行啊!先让自己从“太穷”过渡到“普通穷”。
如果一个人真有本事,他也不会沦落到太穷的地步,既然已经落魄到如此境地了,就应该以稳字当先,好处有3点:
1、假如已经结婚生子,先每月固定的给家拿回去一些钱,把婚姻、老婆孩子、家庭生活先稳定住。
贫贱夫妻百事哀,很多女人不在乎你做什么工作,只要是正当职业,能拿回来钱,她们就愿意跟着你过。
攘外必先安内,一个家庭,这步要放在前面。
2、减轻生活负担和精神上的压力。
3、有多余的钱,为下一步崛起做准备。
第二步,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上一条,用一两个月时间,人就摆脱了“太穷”。
确定目标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先把自己的收入稳定在目前水平,向下浮动最多不要超过10%。
如果你每月收入4000,新工作的收入,3600就是底线。
明确目标,常用的方法有两个。
1、你想
想进哪个行业发展、想打工还是想创业、将来想有什么发展、退休后想过什么样的晚年生活等等。
2、你喜欢
同上,只不过是变成了喜欢。
“想要”和“喜欢”不同,前者是应该做的,而后者偏重于兴趣爱好。
确定目标的过程到底有多长,因人而异,可能很多人活了10年、20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所以在这一步,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
1、现有的固定工作不能丢,收入水平不能下降。
2、将现有收入存下一部分。
3、短时间找不到又想要、又喜欢的目标,那就首选应该做的。
这个时间以2年为限,找不到就跟着感觉走,因为我们耗不起。
4、在这两年内,通过兼职、副业的方式,去学习、接触我们选定的目标,来验证、筛选目标。
5、太穷的人,一般没什么资源,所以在选择目标的时候,把金融、工业品等等行业排除掉。
这些都是高净值人群和大企业,没背景的普通人,要在这里面脱颖而出,付出的努力要大得多,太穷的人也等不及。
第三步,找到一个低成本的切入点进入目标确定后,上面说的兼职、副业,就是很好的“试验场”。
假如你的目标是餐饮行业,晚上摆摊卖小吃、在家做美食短视频、小吃教学视频、业余时间探店当地餐饮商家(没粉丝免费做)等等,这些切入点,都是不错的低成本方式。
除此以外,还可以进入目标行业工作,这一步换工作,是个重要节点。
工资收入起码要和之前保持相同水平,最低不要下浮10%。
在前面第二步骤中,你已经学习或接触过这个行业了,在你真正进入该行业之后,前期肯定还是从基层做起,但你的方向要瞄准以下四个:
1、管理层
2、销售
3、老师傅级别(技工类)
4、自己创业
具体走哪条路、这次选择的是跳板还是最终归宿,根据自己目标来定。
在做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问题,但千万不要容忍问题,不要稀里糊涂的凑合、将就。
因为正是这些问题,才能让我们更快成长。
如果第二步是迷茫期,那么这一步就是上升期或成长期。
作为一个穷到底的成年人,如果还要让人提醒你自律、学习、锻炼身体,那你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我是不是做一个普通人更合适呢?
这些听上去正确,实际上没什么用的话,都是哄小孩的。
就好比你说要减肥,有人告诉你:多运动。
孩子学习成绩差,有人说:上课认真听讲。
回答正确吗?正确。那对解决问题有用吗?没用。
为什么有些人学了好多,还是过不好一生呢?
原因之一就是:他看的都是正确但没用的东西。
开头说常规调整不行,什么算常规?
建议你多学习、要自律、节约时间、拒绝无效社交、省钱、不近女色、少负债、别买彩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常规。
拿不近女色来说,男欢女爱是人最原始的本能,只要把握住度,它就能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为什么非要用远离女色来折磨自己呢?
成年人该有自己的判断。
第四步,判断问题,制定方案,常用方法有三个:1、向身边人请教。
2、网上找答案。
3、在头条、知乎等平台提出你的问题。
你要看他是不是业内人、对这类问题有没有研究、网上信息来源是否权威、给出的答案可行性有多高。
军事上可以通过沙盘系统对战争做推演,其实我们人的大脑,就是一个完美的系统,可以将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汇总到一起,在大脑中对其进行推演。
至于推演结果的正确率,因人而异,这就涉及到认知了,也正是认知的不同,才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
在判断问题这一步,要刨根问底。
比如:为什么购房政策放宽?为什么各地密集出台救市政策?为什么要救市?不救会怎么样?其中的利益关系如何?等等。
无论大小问题,都要往本质上去挖,认知深度慢慢就提高了。
第五步,在实践中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可行。验证要把握一个原则,成本更低、损失更小、可行性更好、效率更高的放在优先位置。
第六步,循环第三步到第五步,并不断总结、更新迭代。把自己的时间沉浸到做事当中去,三五年时间就能摆脱“穷”。
以上建议都是思路,没有细致具体的操作方法,这类问题,也不可能像组装电器一样,有标准的操作步骤,但它适合所有人。
人跟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按着上述步骤,最终结果也许不尽相同,但让多数人一两个月摆脱“太穷”,三五年摆脱“穷”,是没有问题的。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