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还没人发现?
我国的十二生肖起源于古人,对于动物的崇拜,在古代人们或出于对某种动物的敬畏,会因为某些动物对人类有好处。将他们作为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也就是图腾。
希望这些图腾能够保护族人们,让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后来,随着不同氏族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十二生肖。通过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应该是古人经常见到很熟悉的动物,比如鼠牛马等等。这些动物即便在今天也很常见,但奇怪的是,其中有一种动物不仅在今天见不到,就连生物考古也无法证实他确实存在过。这种动物就是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五的龙。
于是很多人提出了疑问。如果龙这种动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古人怎么会对他如此熟悉。在很多古籍里都提到它,并将它列入十二生肖呢。如果这种动物在古代真实存在过。只是后来灭绝了,那他生活在哪个时期,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能力?因为什么原因灭绝的呢?在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龙的书籍是《山海经》这本书中记载天神羲和也就是帝俊的妻子,每天乘坐由六条龙拉的车升入天空,从东至西运送太阳
还记载了另外两名天神,一位叫句芒鸟身人面,一位叫祝融兽身人面。他俩每次外出也都是乘坐由两条龙拉着的座驾。
在《山海经》中还对几种不同的龙进行了描述。比如《山海经.大荒经》中说,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 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 其瞑乃晦 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上面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西北海外有烛龙,人面蛇身,法力无边,睁开眼就是白昼,闭上眼就是黑夜,吸气就是冬天,呼气就是夏天。可以不眠不休也不用吃饭睡觉。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还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及: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这里所说的葵就是夔龙。另外在《山海经.海内经》也说道,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在《山海经.中次二经》中还提到一种鸣蛇。背生四翼发磐磐之音。有人推测这里所说的鸣蛇是即将化为龙的蛟蛇。
如果说山海经是一本类似于神话传说的古籍。其中所记载内容经过了加工演绎不可尽信。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在左传和春秋这两本古籍中都提到了关于夏朝帝君孔甲养龙的内容。说他意外得到了两条龙,一雌一雄。左传中记载,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有刘磊者能饮食龙,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
关于孔甲养龙的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在左传中还记载,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 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这也是我国古籍中所记载的第一个养龙的人。当时的舜帝还给董父赐姓为豢龙,后来养龙的人都被归为豢龙氏一族。中朝故事中记载,唐朝开元年间,河南因为水情险急,倔开十八里河,饮水排险,挖了几千步,挖到了一个龙塘。壁下蛰伏着一条五色龙,一丈多长。身边还有几条鲤鱼,两只灵龟,这条龙被移入淮水后喷出了大量的水雾,转眼就不见了。
如果只是在一本古籍中提到了与龙有关的内容,我们可以认为是某位古人凭借着自己的想象编出来的。但是这么多古籍,尤其是正史中都记载了龙这种动物。如果全部看作是编的,似乎就有点说不通了。但如果龙在古代是真实存在的,那他们为何后来消失了呢?有人认为,古籍中记载的龙可能并不是人们今天所认知的龙。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动物果实的称谓和现在有很大的出入。例如,在古代,鼯鼠被叫做飞狐,斑羚被叫做青羊。那么古籍中所记载的龙会不会也是其他动物?有人认为,古人所养的龙是鳄鱼,因为鳄鱼也有四足长尾,但在甲骨文中。既有龙字又有鳄字,也就是说古人是把龙和鳄区分开来的,
而且这两个字的甲骨文有明显区别。通过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古人所见到的龙和鳄鱼。在外形上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把古人所说的龙看作是鳄鱼,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还有人发现,现今我们所看到的龙的图像,其身体各个部位。似乎都能从其他动物身上找到原型,例如他的脚很像鹿角,头跟骆驼的头相似,眼睛像兔眼,颈部像蛇。 掌像虎掌,耳朵像牛耳……
这种形象在《本草纲目翼》中也有明确记载。龙者鳞虫之长,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夏戛铜盘是也因此,有人认为,在古代。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图腾。随着战争,动乱。不同的氏族逐渐融合到一起,新的氏族部落将各氏族原有的动物图腾去其中一个部位拼凑起来,形成新的氏族图腾。象征多氏族的融合,久而久之就有了龙这个形象,真的是这样吗?1934年8月初,当时的盛京时报刊登了一则龙降酿灾事件。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经调查,该事件经过如下,1934年7月。辽宁省营口地区很多人相传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了一条活龙,人们怕它干死,为它搭建凉棚。每天给它浇水,随后当地连降数日暴雨,龙消失了。但在同年八月初,这条龙又出现了,有人再距辽河入海口十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了它,此时他已经濒临死亡。并发出像牛一般的叫声,这条龙死后,附近的人播下了他的鳞片,足足装了两大筐。见过这条龙的人都说他它跟画上的龙一模一样。有四只爪子,身上布满了鳞片,嘴上有两个长须,眼睛很大,凸出眼眶身长十几米。据称,这条龙的龙骨被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的空地,陈列数日后被保存在一座师范学院做标本,后因战乱下落不明。关于坠龙事件在唐年补录和清史稿中也有记载。唐年补录中说,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而在清史稿中记载了多次坠龙事件。
康熙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暑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六十年六月,金坛学宫前悬一龙,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由于人们只是从书上知道龙这种动物,而且很多书中说他能够上天入水腾云驾雾,看上去神乎其神。让人难以置信,再加上人们相传的坠龙事件,并未留下任何直接证据。因此辽宁营口坠龙事件以及唐年补录清史稿中的坠龙事件被很多人认为是谣传,杜撰。认为龙这种动物在生物界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但1996年,贵州省安顺市出土的龙化石,又让人们对龙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这些龙化石距今大约有2亿年,通常75厘米,宽30.5厘米,龙头呈三角形,肋骨根根清晰,脊椎。骨骼完整无损。虽然这件化石与现在我们所见的龙的图像有所出入,但大体上类似。仅凭这句话时就可以证明。农存在过吗?那也未必。龙喜水能够行云布雨,司水理水。好飞可以飞升腾跃在天空之上,通天,能够飞到诸神居住的地方。具备沟通天地的能力。善变,灵异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征瑞 兆祸 示威,既能造福人类。也有凶猛威厉的一面带来灾祸。贵州出土的这件龙化石只能证明曾经有外形类似龙的动物存在,并不能证明那些被人们奉为神灵神通广大的龙真实存在过。因此到目前为止,那些关于龙的传说仍然只是传说,关于龙的想象仍然只是想象。至于认为龙能护佑人类的说法,也仍然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