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能否摆脱35岁被裁的局面?
谢谢头条邀请让我答题,我是计算机学会会员,按照题主的35岁标准,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早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很多年,晒成咸鱼干了。
现在国内内卷厉害,35岁的标准已经有很多年,这几年还有更年轻化的趋势,一般HR给出的理由是35岁后,不能胜任996的工作。我们追溯一下996怎么来的,始作俑者,口号喊的最响亮,影响面最深远的当属阿里的马云,好像没有996,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就不够高大上一样。而反观国外知名的IT互联网公司,比如微软、谷歌等等,工作环境相当宽松,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会强制加班,还有人嘲笑国内的微软研究院是程序员的养老院。
我们熟知的IT大咖,比如64岁的Python之父龟叔Guido van Rossum,2020年11月12日,在自己的官方宣布:由于退休生活太无聊,自己决定加入Microsoft 的 DevDiv Team。在美国的高校、硅谷大公司里随处可见中老年程序员的身影。
所以35岁的标准并不是全世界计算机行业的标准,是国内特殊情况,历史原因是当年公务员考试的35岁年龄限制。好消息是已经有人建议未来把年龄限制放宽延长到40-45岁。
再来说为啥计算机行业是最内卷的,归根结底是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大多是软件应用层面,底层的研究很少有公司去做,比如工业软件、操作系统、芯片研发等等。直接导致有经验有技术的中年程序员无用武之地。
我相信未来10-15年,中国的计算机行业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中老年程序员可以迎来大展拳脚的春天。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