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为啥不愿意部署IPv6?
由于中国的IP资源短缺,运营商无法给每一个人分一个固定IP,但是经过这么久的发展,中国的运营商已经有了自己解决方案,NAT。给用户分配私网地址而非我们平常所说的公网地址,细心的小伙伴一定早就发现了。
中国联通给我分配的就是一个私网地址。
这样一来就能解决IP资源不够的问题,而运营商的设备也大多是基于NAT来架设的。目前现状能够满足上网的需求,如果说没有足够大的动力,运营商对于更新换代推进的速度也是比较迟缓的。首先想到是技术问题,这项技术是否可以大规模的应用,是否有足够充分的方案和人才来应对升级迭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由IPv4到IPv6的升级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做到无感知的替换服务比较困难,首先是因为IPv4和IPv6的兼容性不好,不能便捷的进行转变,互联互通都要经过隧道。其次,因为有许多核心设备架设比较早不支持IPv6,又承担了很重要的工作,运营商想要替换这些设备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涉及到终端到传输路径方方面面的硬件升级,运营商制定技术路线后需要购买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软件的升级和替换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也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最开始要进入兼容模式,既要支持原先的IPv4又要支持新的IPv6,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来逐步完成,尤其是终端,这是运营商无法控制的。其次是我们平常使用的一些服务,比如说某个网站,也得经过逐步的开发,迭代最终支持IPv6。
向IPv6过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政府推动外,还要涵盖运营、设备、终端、内容、基础资源服务等多个环节,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