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毕竟当年他还是个学生_java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9 4:14:28       共计:3574 浏览

毕竟当年他还是个学生?

前不久,山东省的相关部门已经公布了调查结果,冒名顶替的所有参与人都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其中,冒名顶替者陈艳萍以冒名顶替取得的山东理工大学的学历被注销,相关单位解除其劳动合同,公安机关对其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既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那就证明她肯定违反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并且很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

的确,当年陈艳萍还是学生,但在法律层面,法律不关注你是学生还是老师,只关注你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你是否有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你是否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按照我国的刑法规定,对于一般14不满16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

虽然陈艳萍当时还是学生,但根据山东省相关部门公布的调查结果,陈艳萍出生于1986年5月,2004年6月毕业于聊城一中,后来冒用陈春秀的名字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读。

也就是说陈艳萍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时已经年满18周岁。

一个年满18周岁并且接受过教育的人,她肯定知道莫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意味着什么,自己用他人的名义上大学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造假等一系列违法行为的主要推动者是她的父亲,但她也是该事件的主要参与人。

毕竟是陈艳萍本人拿着冒领的录取通知书和伪造的公文证件,去山东理工大学入学报到,并且顺利的入学。在后续的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时,她再次顺利的蒙混过关。

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公文证件的人肯定要受到处罚。

而使用这些伪造的公文证件的人,他们对整个事件是有控制能力的,他们可以决定用不用这些伪造的材料,用不用他人的名义上大学,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具有认知水平和控制能力的。

法律不强人所难,如果他们没有控制能力,或者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那么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免除处罚的。

但如果他们具有认知水平,并且他们有能力选择做还是不做某件事情,采取还是不采取某个行动,那么他们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更何况陈燕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行为,从2004年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2004年他以陈春秀的名义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读,2007年7月毕业。

毕业之后就意味着他已经不再是学生,但是他仍然用了陈春秀的名义,通过村助理员公开招聘到当地的某街道办事处工作。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冒名顶替者陈艳萍肯定都是有罪的。相信随着公安机关证据收集完毕,法院一定会依法作出公正的审判,还被冒名顶替者陈春秀一个公道,还社会一个说法。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超级搞笑笑死人的笑话_PHP基础 | ·下一条:发票代码不清楚怎么处理_PHP基础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