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意识能离开它的载体吗_服务器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9 4:22:19       共计:3567 浏览

意识能离开它的载体吗?

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离开其原有载体而转移到另一种载体上的。这取决于你如何理解意识。

意识是什么?

这个概念非常难以界定,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没办法把意识定义清楚,这就像难以从主观的角度定义自我一样。但是从客观的、外在的或者说科学的角度来看,意识很可能会被理解为大脑内部微观生物电化学活动的宏观集合。[头条·小宇堂-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意识必须要有输入,但不一定会有最终输出(例如植物人)。记忆是意识的重要输入来源。因此没有输入的大脑不会有意识活动。但即便被切断了感知和行动能力的大脑仍然会有意识,这在植物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典型,虽然植物人不能感知也不能动弹,但是他们的大脑内仍然是有意识存在的,只是无法与外界交流罢了。

但是请注意记忆不是意识的必要条件,它甚至不算是意识的构成成分,就像那些患了阿兹海默症的人,他们虽然不能形成记忆,但意识活动还是活跃的。

因此我们需要把意识和人的人格、灵魂等概念区别一下。记忆可能是我们人格和灵魂的一个构成部分,例如失忆症会带来人格的改变,至于灵魂,那基本上就是记忆了——“Man is but memory”(人不过就是记忆),印度哲人U.G.克里希那穆提说如是。(他不是另一个更有名的克里希那穆提)。

上图:U.G.克里希那穆提:“我们认为思想在我们体内。我们认为它们是自发产生的。实际上我称其为思维球。思维球是人类一代传一代的体验、思维和情感的总体。”

记忆不是意识的构成部分,它只是意识的输入,就像计算机所需要的数据源那样。所以最生动的关于意识的比喻应该是:意识更像是计算机的代码运行和处理过程,而非那些存储在内存里面的程序或者数据,更不是存储在数据盘或者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

简而言之,意识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

意识的载体是什么?

从前面的比喻,我们可以延伸解答这个问题。如果继续用计算机来比喻意识,那么意识的载体实际上就是计算机里边的处理器,而不是内存。因此放到人的身上意识的载体显然就是那个负责处理所有信息输入的东西——大脑。

意识可以脱离载体吗?

这个问题可以转为:意识可以脱离大脑吗?或者,比喻性的说,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可以脱离处理器吗?

答案貌似是否定的。过程永远不能跟它发生于其中的载体脱离,因为过程就是载体的行为,或者说载体表现出来的现象,它们是一体的。

但是……

意识这种过程的模式,可以被复制,这就像相同的程序用相同的数据输入,可以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重复相同的计算过程一样。

意识作为一种过程,虽然托生于承载它的载体,但是它总有办法抽象为某种逻辑信息,进而在其他的载体上再造。虽然无法脱离载体,但是可以被复制到其他载体。

这里想插入一个看似不想管的事实来说明过程的可再造性,那就是量子纠缠。两个纠缠的量子,被分开后,先后被观察,它们总会重复相同的过程(或者说一对对称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的载体——量子——是必备的,但是同一个过程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再现,这直接表明了某种严格的再造场景。而实际上,量子就是最简单的载体,它特征单一,体系简单,因此要复制和克隆相当容易,而且不会漏掉丝毫信息。于是一堆纠缠量子完美地再造了一对“对偶过程”,模拟出一种“伪转移”(实际上没有任何确定信息的转移,但有不确定的量子态的转移)。(请注意这里不是为前两年风靡一时的“量子意识”站队,这里只是用量子纠缠来说明“过程的可再造性”。)

因此人脑的意识过程也有可能被高精的技术克隆到另外的载体上面,虽然这涉及到的信息量相当大,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但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显露出这种能力的倾向,谁知道再过些年会是什么情况呢。

总结

注意,意识的转移只是意识能力的转移,而非记忆或者思维方式的转移。也就是说意识的转移更像是将人脑的功能克隆岛其他载体之上,例如人工智能。而不是说将人的人格、知识、灵魂都克隆了过去。克隆意识能力可能远比克隆人格、灵魂简单。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这是一个什么模式_服务器 | ·下一条:电脑出现电脑管家网络优化怎么办_服务器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