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找工作难吗?
2020年这个毕业季,注定非比寻常。
受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求职、招聘、面试、签约,节奏需要重新调整。我们该如何研判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景分析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医药生物工程、中介服务、教育、培训、院校类、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类、互联网、电子商务类行业就业形势较好——
随着疫情好转,短期突发的就业困难将缓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张天驰近日拿到了上海一家新闻媒体的“offer”,这家媒体去年12月就举行了笔试面试,招录工作在疫情之前,她感到很幸运。“最后一关实习,因为疫情影响推到了4月进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行业往年选择在2、3月份招录新人,导致一些学生在疫情前期没有准备,受到一些影响。
从整体看,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么样?《报告》显示,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综合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这个“不容乐观”该如何看待?“就业虽困难,但依然充满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记者对记者明确表示。“因为疫情带来的就业困难是短期突发事件,总会过去。这不是经济内生带来的需求短缩,而是外部事件,随着疫情的好转,就业困难将会得到缓解。”
哪些行业最好找工作?《报告》分析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行业。《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好的行业分别为中介服务行业、教育、培训、院校类行业、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类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类行业等。“其中,医药生物工程行业在此次疫情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就业形势”。
从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来看,大学生在网络游戏、印刷、包装、造纸类行业、交通、运输、电气类行业的就业难度较高,就业竞争激烈。其中,网络游戏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减少67.9%,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加14.0%。
人社部近日发布了《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两相对比,可以进一步得出哪些职业需求人数较多。“房地产开发、经纪行业、销售业务、教育培训等职业的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明显。生物、制药、医疗等行业同样如此。IT管理、硬件开发、公关、媒体等职业景气指数同比下降,并且要低于全国数据水平。此外,由于财务、审计、税务、律师等职业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较多,但受疫情影响企业招聘同比下降,使得这些职业求职竞争较为激烈。”曾湘泉说。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形势较好,平台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迅速增长——
结构性矛盾仍突出,新技术革命释放新职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某一线城市高校,研究生毕业班35人,3月老师发放“就业意向调查”,班里除了5人继续读博外,只有5人拿到了“offer”。从地域来看,哪些地方就业形势较好呢?《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报告》进一步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就业形势较好。
而民营企业,此次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的地方,上市公司、外商独资公司和国企相对较难。
高校毕业生更希望选择哪些就业方式?《报告》显示,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75.8%的高校毕业生做这个选择;自由职业和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曾湘泉认为,之所以出现“较困难就业行业”“较困难就业地区”,原因仍在“结构性矛盾”上。“新技术革命带来一些变化,尽管它令一些行业需求人数降低,但是它释放了更多新的职业出现,需要更多专业化的队伍,比如平台就业。”曾湘泉说。
这些平台包括电商直播平台、知识密集型咨询服务平台、生活服务业平台等等。“我了解到有的小说写作发布平台拥有810万名签约作家。这些新职业、自由职业将带来更多新变化。”曾湘泉说。
有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至关重要——
毕业生别好高骛远,高校补齐毕业生能力培养这一课
到了4月,前文中只拿到5个“offer”的毕业班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保底”选择。他们通过此前的积累让自己“舒了一口气”,然而同学们还是表示“求职中暴露了能力不足的尴尬”。
《报告》也对此进行了佐证,《报告》显示,有相关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是毕业生获得“offer”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面试技巧高、专业就业前景好和名校毕业也是成功获得“offer”的加分项。
曾湘泉表示,“能力不足”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掣肘之一。多年来,能力培养一直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如影随形,为什么依然“能力不足”?曾湘泉认为,“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能力标准。知识的培养是一方面,但能力的建设应更为重视,能力是什么?比如阅读、写作、听说、计算等,这些基本的技能训练没有纳入到培养体系中来。”于是,就会出现高校毕业生被基本的说明文难倒这类现象。“以哈佛大学为例,它所有的课都可以选修,但是说明文写作是必修课。一篇文章,只有先准确表达之后,才能形象生动。但是一些高校毕业生写文章容易离题万里,抓不住重点。”
曾湘泉认为,这些都是高校亟待补上的课程。而对于求职大学生来说,又应该做好哪些呢?“对于个人来讲,我认为应该降低预期,树立正确的职业成功观,不应好高骛远。同时,我认为要重视实习,因为实习是解决认知偏差的重要手段。有哪些能力需要补足,都能在实习中暴露出来。”曾湘泉说。
对于社会来说,应该给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的应届毕业生哪些支持?曾湘泉说,应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比如在平台就业方面,如何为灵活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合同、五险一金保障,乃至积分落户方面的相关政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