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并正确使用python中的self?
在学习如何定义类的过程中,无论是显式创建类的构造方法,还是向类中添加实例方法,都要求将 self 参数作为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例如,定义如下 Dog 类:
1
2
3
4
5
6
class Dog:
def __init__(self):
print("正在执行构造方法")
# 定义一个jump()实例方法
def jump(self):
print("正在执行jump方法")
Python 要求,类方法(构造方法和实例方法)中至少要包含一个参数,但并没有规定此参数的名称(完全可以叫任意参数名),之所以将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命名为 self,只是 Python 程序员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这会使程序具有更好的可读性。
也就是说,同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对象,当某个对象调用类方法时,该对象会把自身的引用作为第一个参数自动传给该方法,换句话说,Python 会自动绑定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指向调用该方法的对象。如此,Python解释器就能知道到底要操作哪个对象的方法了。对于构造方法来说,self 参数(第一个参数)代表该构造方法正在初始化的对象。
因此,程序在调用实例方法和构造方法时,不需要为第一个参数传值。例如,更改前面的 Dog 类,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lass Dog:
def __init__(self):
print(self,"在调用构造方法")
# 定义一个jump()方法
def jump(self):
print(self,"正在执行jump方法")
# 定义一个run()方法,run()方法需要借助jump()方法
def run(self):
print(self,"正在执行run方法")
# 使用self参数引用调用run()方法的对象
self.jump()
dog1 = Dog()
dog1.run()
dog2 = Dog()
dog2.run()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