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电商专供”不能成为劣质商品代名词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电商资讯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9/6/18 14:34:16       共计:968 浏览

 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售价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售价是实体店的一半;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千元……眼下正值“618”电商大促,不少消费者反映,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的价格虽然便宜不少,但收到货后却与实体店有差距。据新华社报道,业内人士介绍,不少商品实为品牌的“电商专供”款。

  “618”电商大促,各大电商平台、商家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声势。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网络购物车已经被逐渐填满,只等出手下单。但一些有经验的消费者却对电商、网购多了一份警惕心理,因为他们担心买到“电商专供”商品。所谓的“电商专供”,就是专门供给电商,通过网络销售的各种商品,这类商品在实体店是见不到、买不到的。

  为避免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利润互搏,不少厂家生产专供电商渠道销售的“专供款”,早已成为惯例。按理说,作为一种销售策略,这样做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但问题在于,在电商领域,各大电商平台、各路网络商家之间更容易掀起价格战,消费者也更喜欢在各个平台和商家之间进行比价。为了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厂家就只能想方设法压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于是,“电商专供款”往往就成了价低质劣商品的代名词。

  一些鞋服、箱包、家电、卫浴、纸品更成了“电商专供”的重灾区,简直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更值得注意的是,“电商专供款”产品只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生产标准,并不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所以难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监管。换言之,“电商专供”商品的出现,只是厂商的一种营销策略,即便可能对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但并不违法违规。

  目前务实可行的做法,一是引导和督促生产厂家、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对“电商专供”商品做出明确的标识,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以供消费者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二是需要消费者秉持必要的消费理性,既不要被电商产品的低价眯了眼,也不要被各路电商频频掀起的价格战裹挟进去无法自拔,买回一大堆价低质劣,价值不大的商品。(苑广阔)


关键词:电商专供,劣质商品,监管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5G辐射比4G大? 网速更快、基站更多≠辐射更大 | ·下一条:微信将继续严打外挂软件:违规使用者将被限制登录等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