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书法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又合理解决矛盾的过程?
文学作品也好,书法作品也罢,她们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她们的矛盾冲突丰富,但却又能和谐统一。
《流浪地球》去年异常火爆,导演通过一系列手法,展现在生与死面前,如何处理个人安危与人类安危这一主要矛盾,一步一步将作品推向高潮。
书法作品虽然是平面的,但它也可通过浓淡、粗细、枯湿、大小、疏密、欹正等一系列矛盾,来制造冲突,形成节奏,进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选取苏轼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中的一个局部来解说这些矛盾。
1、浓淡
浓与淡可以是笔画与笔画、字与字、字组与字组、块面与块面之间,墨色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图中两个画圈处。
2、粗细
粗细是通过用力的轻重表现中的笔画的粗与细的变化。重按则粗,轻提笔锋则细。
如图,“寒”用力重,笔画粗;“纸”用力轻,笔画细。
3、枯湿
刚蘸墨时墨浓而润泽,随着书写继续,墨汁消耗,墨色随之变得干枯。这正体现了书写的自然性与墨色的丰富性。
很多初学者不明白这一道理,写一笔蘸一次墨,失去了很多韵味。
4、疏密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一件作品,从头至尾密不透风,会让人压抑,需要有透气之处。
这正如下围棋,一子挨着一子下,如果没有两个眼来透气,最后只能是死棋。
如图,两片密不透风的浓墨之中,以“衔纸”穿插其中,一下就让作品“活”了起来。
5、虚实
书法中,有些字并不需要将一笔一画写得清清楚楚,可以以一些特定的符号一代而过,这就是虚笔。
写字要虚实相生,如“寒食”二字,“寒”字实写,“食”则虚笔较多。虚实可以在单字之间,也可在字组之内。
以上只是列举了常见的制造矛盾的手法,书法创作中远不止这些。
矛盾的制造中也有一些原则。
比如不能突兀,刚浓墨写了一个字,马上故意将笔弄干,写一个枯笔。
比如矛盾不能单一,刚说了要大小错落,书写时就大一个小一个排列。
最后,我们必须要明白,矛盾是为了制造冲突,冲突最后必须统一。一件作品,不能从冲突中来,往冲突中去。制造矛盾,最终必须和谐统一。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