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字由来?
字源由来:
“扒”,初见于《说文》中,会意字。从(手),表示动手刨挖;从八,八有分开义,表示刨开、扒开,“扒”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扒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
ba
动词
刨,挖
dig
扒坑、扒开浮土
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蝉》
攀援
climb
扒车、扒得高,跌得重
他明朝就扒在我头上来哩。——明·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投罗》
拆除
pull down
扒了旧房盖新房
脱掉
strip off
他把棉袄一扒就干起活来
剥去或除去…的表层
skin
把兔子皮扒下来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博怪切【集韵】【韵会】【正韵】布怪切,音拜。拔也。【元包经】拔屵扒氐。传曰:转石伐木也。【注】屵音业。氐,根也。
又与拜通。【王应麟·诗考】勿翦勿扒。亦作拜。
又【唐韵】博拔切【集韵】【韵会】布拔切,音八。破也。【史记·封禅书】掊视得鼎。【注】索隐曰:掊,扒也。
又击也。或作捌。
又【唐韵】彼列切【集韵】笔别切,读若分别之别。擘也,剖分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扒”字头,请参考“捌”字:)
方言云:无齿杷。从手别声。百辖切新附。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