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询是干什么用的?
天眼查询干啥用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天眼查”,查询企业信息,如企业组织形式、股东情况、注册资本、历史沿革等基本工商注册信息。其实上述信息,我们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能查询到。
但是,“天眼查”不仅提供基本工商注册信息,还会提供企业司法案件、行政处罚、知识产权信息、融资状况、官网官微、新闻舆论等信息,上述企业信息一般都分散在不同的公开渠道,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中国裁判文书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机构官网、公开新闻报道等。“天眼查”通过数据收集、融合,对某企业进行全方位展示,这样信息使用者就可以提高信息查询效率、提高信息查询的全面性。同时,“天眼查”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融合,研发出增值产品,对外销售。
我们查询某一企业的目的,是想通过企业信息分析、确认该企业是否可信、是否靠谱,从而决定是否与其交易、合作等商业行为。这里面就涉及到“信用”,是指“在交易的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另一方为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是一种不同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
那么,“天眼查”这种通过收集、分析企业与信用相关的信息,然后向用户提供信息的行为在法律上如何定性呢?“天眼查”在APP上介绍是“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
什么是征信?什么是征信机构?资质要求?监管要求?
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一、什么是征信业务
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征信业务,分为企业征信业务、个人征信业务,均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二、征信机构
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征信机构,分为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个人征信机构)、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企业征信机构),“天眼查”就是后者。
监管机构对这两种征信机构的监管要求不同。
(一)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
1.资质要求
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取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否则,中国人民银行将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设立条件
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2)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有符合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制度、措施。
(4)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熟悉与征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征信业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并取得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任职资格。
(5)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二)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
设立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派出机构办理备案,并提供下列材料:
(1)营业执照。
(2)股权结构、组织机构说明。
(3)业务范围、业务规则、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
(4)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措施。
未办理备案的,由其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无须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由其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派出机构备案即可。备案的具体要求,详见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银发〔2016〕253号)。
http://www.pbc.gov.cn/zhengxinguanliju/128332/128338/128371/3267262/index.html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20年8月7日刊登文章《全国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数量》显示:“截至2020年7月末,全国共有22个省(市)的133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分支行完成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情况详见各人民银行分支行互联网站。”
http://www.pbc.gov.cn/zhengxinguanliju/128332/128352/2875623/index.html
关于征信机构的设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监督管理要求,详见《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
http://www.pbc.gov.cn/zhengxinguanliju/128332/128338/128374/2871312/index.html
三、企业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渠道
企业征信机构主要通过信息主体、企业交易对方、行业协会提供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已公开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息。
虽然上述数据大多是从公开渠道获得的公共数据,但是在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舆论倾向等方面,企业征信机构应进行确认、核实,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蚂蚁金服集团、蚂蚁微贷公司诉朗动公司商业诋毁及不正当竞争案,即是典型案例。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