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论点如何巧妙避开模式化?
谢谢邀请!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问答模式不靠谱
“哲理框架”式议论文阅卷老师挺喜欢
所谓文章论点“模式化”,说白了就是一种公式化、套路化的八股文写作方法。
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简称“三么”)问答模式不靠谱
(一)申论文章属于议论文,确切的说是策论文。它不同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问答形式。
(二)在“三么”问答模式下,“是什么”应该是给定材料的主题思想。要证明“主题思想”的正确性,就必须回答“为什么”。
(三)面对“为什么”,考生普遍拿不出“理由”来。申论只给了事实依据,却没有提供理论依据。这样一来,“为什么”便无从谈起。仅仅以给定资料回答“为什么”,不足于证明总论点和分论点的科学性。
(四)“怎么办”应该是提建议和对策吧。既然不知道“为什么”的“理由”,所谓的“建议”和“对策”不是瞎掰嘛!
(五)考生对“三么”问答模式无所适从,要么写成问答题,要么写成论述题。与议论文不靠谱。
(六)“三么”模式对于拟定申论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没有丝毫帮助。单纯用主题思想拟定的总论点缺少理论高度、深度、力度和广度。
二、阅卷老师挺喜欢海林公考的“哲理框架”式议论文
所谓“哲理框架”式议论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主线,构建文章的框架,组织文章的内容。
海林公考认为,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理论依据,另一个是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事实依据就是申论的给定资料。
“哲理框架”式议论文的显著特点是:文章的内容全部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支撑。有六个显著特点:一是理论性强,二是符合辩证逻辑,三是有说服力,四是结构清晰,五是紧扣申论主题,六是具有高度、深度、广度和力度。
海林公考的“哲理框架”式议论文,不仅涵盖了90%以上的申论主题,同时规避了考生的文笔缺陷,减少了废话。
可以确保国考65分、联考100分底线。
三、构建申论议论文哲理框架的规范要求
(一)作答申论议论文时,必须突出给定资料的主题思想及其侧重点
比如,2014年全国政法干警招考申论(本硕类)试卷第五题:结合给定材料,谈谈你对“一座文明的城市,绝不只是囿于水泥的‘森林’,而应是通往精神的家园;一个幸福的城市,绝不只是满足于物质的丰富,更要实现诗意的栖居”这句话的理解。
在设计文章框架和作答该题时,必须沿着这样一个的思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阐述两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突出重点)→智慧化城市建设(强调侧重点)。
(二)在议论文的分论点中尽可能引用试卷给出的所有题的题目(包括归纳概括题、应用文和综合分析题),以防止议论文“跑题”。
(三)总标题中应当含有哲学概念和主旨词、主题词(除了作答要求中有“为题”外)。如海林公考拟定的2018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五题的总论点:主标题是:试谈“有”与“无”,副标题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辩证法。这里,“城市建设和管理”突出了给定资料的主题思想,“辩证法”三个字体现了哲理。
(四)议论文的分论点与哲学原理相结合的技巧
分论点的第一句话:某哲学原理的标题(如:遵循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分论点的第二句话:对应哲学原理的方法论(如: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分论点的第三句话:该自然段的观点(如:大力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尽快解决人民群众长期贫困问题)
将上面的三句话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分论点:遵循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力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尽快解决人民群众长期贫困问题。
(五)哲学原理怎么说,你就顺着哲学原理怎么说,就不怕说错话。根据这一哲学原理的含义,结合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论证。
比如原理的含义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就是实际情况;“意识”就是人们的想法、打算。你就写“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接着,具体阐述怒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地区情况一般包括优势、劣势以及突出问题。
(六)题目中的关键词要尽可能在总论点或分论点中明确表述出来。比如,“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这道题目的关键词包括“好政策”“理性”“德性”。又如,“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这道题目的关键词包括“水”“智慧”“情操”,这五个字都要在分论点中出现,否则,写出的文章内容上就有漏洞。
详见《腾讯课堂海林公考申论直播课程》
海林公考微信:hailingongkao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