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设计工作室运行流程怎么样的?
1.接单,
2.了解客户意图
3.了解同类产品信息
4.构思
5.草图
6.实际操作
7.细节深化
8.客户反馈
9.改进
来说说一些工作中碰到比较普遍的问题,经常听到很多设计师在遇到作品被枪毙或被打回返工后抱怨,比如领导层对作品风格、颜色、细节的不认同,抑或是上头意见变化太快,一天一个想法让设计师摸不着头脑,作品被否定的原因很多,但结果总是一样,那我们不如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常见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尽量去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简单来说说我现在所处公司的一个设计流程:
1、产品负责人或者总监会先出一个对要求设计的产品的文字策划方案,然后根据此方案,我们的产品负责人出一个大致的画板草稿,上面标明页面中有哪些板块,那些区域放什么内容等。
2、根据此文字草案和画板,和设计师与技术支撑讨论功能是否能实现,并且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主要是设计和技术之间的一些功能需求。)
3、产品负责人对设计师提出风格等视觉方面的要求(一般都为简单的描述,比如:时尚、艳丽),设计师根据以上所有信息开始设计,完成初稿。
4、在初稿基础上产品负责人和领导层面提出修改反馈意见,综合所有意见,修改,完稿。
5、将定稿设计稿切片完成HTML稿,交由技术支撑,OVER。
相信各位在看完这个流程的时候已经能够发现很多问题了。我们来逐一分解。
第一步:产品负责人出文字策划和画板。
有两个意见,画板应该由产品经理出还是由设计师出?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所谓的“画板”,刚才已经说过“画板”其实就是一个“图”版的策划方案,也是我们常说的线框模型(wireframe model)和原型图,它直观的以图的形势表明了页面的大框架和布局,让设计师对要设计的页面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知道页面有多少板块和栏目,并且在哪些位置放那些内容。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关于页面的框架和布局应该由产品来定,还是由设计来定。很多人说关于框架和布局应该是设计师的事,这是对“画板”理解上的一个误区,其实一个优秀的画板已经相当于一个页面“初初稿”,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美化它,使排版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并不会限制设计师的发挥空间,反而可以在设计师理解产品策划时候多一个方向,更加有效率。起码在我现在实际工作中,我是比较提倡产品出画板这一做法的。
但是主要问题并不是出在这里,而是产品负责人在提交画板和策划方案给设计的时候,他所依托的大部分都来自于同类网站“别人做到的东西”,而不是“用户是否需要”和“用户的感受”。这里的误区在于同类站点“做到的”往往被错误的认为是权威和借鉴的方向,这个出发点首先就有问题。我认为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根本的区别在于:平面设计的核心是体现产品的品牌,而网页设计的核心却在于用户,要和用户产生行为上的互动。
产品经理在提出自己对设计风格用色排版等要求的时候,大多数的依据是来自于自己的经验和同类产品的参考,但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同类产品要这么做,同样的东西是否适合我们现今的产品。而设计师有没有去研究过这个产品的定位,面对的又是哪些用户。
借用EXDOOKY一文中关于设计的决定权中一段话:
“当我们和非设计团队人员大声地争执色彩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忘记了初衷。设计的决定不是设计师,不是产品经理,而是用户。我们在疯狂的为自己的意见大声互责的时候,早已经把用户忘记到九霄云外了。多见鬼的流程!现在可以看出来,开始的沟通与研究是多么重要,如果开始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设计师和一个产品经理脑子中的设计模型怎么能相同呢?”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