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锁不一样的世界?
做科研,我是认真的
很多人会通过旅行、参与更大的平台、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来体验未知,“解锁不一样的世界”。我也很爱旅行,但生物学的背景经常提醒我,我所看到的不过是世界很窄的一部分
人类50%以上的信息来自于视觉,而因为太阳光的原因,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对于光线的感知在390-700nm波长的光,也被我们称为可见光。有的动物能看到更端的紫外线,比如一些种类的蜘蛛;而一些如蜥蜴这样的爬行动物是能够看到红外线的。
另一个我们重要接收到信号的是听觉,我们耳朵能感知20Hz到20,000Hz的声音。如果说人类对光的感知还是不错的话,和其它动物相比我们对声音的感知捷属于“残疾”类别了。鲸鱼能很好地应用次声波在海底交流,而蝙蝠对于超声波的应用让他们能够在黑夜中飞行。
如果我们对自然界的“光”和“声音”列一个范围的话,人类靠自己感知能够解锁的世界仅仅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更不用说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只有平均区区80年的寿命,在大小维度上我们只能直观感受微米到千米级别的物体。
图片来自:http://isoundhuntress.blogspot.com/2012/06/what-is-infrasound.html
但如果你有科研经历的话,对于问题的探索和对于工具的使用能够让你解锁你感官无法感知的世界。
视觉上,虽然我们不能拓展我们的光波接受范围,但通过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事物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比如2008年化学奖就颁给了发现和改造绿色荧光蛋白的科学家,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上,在细胞观测的领域。
比如我在研究的面部肌肤课题,在紫外线和偏正光下,平时看到的脸部会呈现不同维度的影像
图片来自VISIA
声音上,虽然我们无法“听到”超出耳朵感知的声音,但我们依然能够用研究工具测量出来。
比如通过对于次声波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广泛监测地震、火山爆发和雪崩等等。
冰岛的次声波研究装置
而超声波的已经不单单是科研领域了,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怀孕后都会进行的产检,它不但让我们分析了超声,还“看到”了超声。
科学研究不单单扩展了我们对于光和声的感知,还通过仪器和数据拓宽了我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认知,解锁更小和更大维度的世界。
有了显微镜,甚至是电子显微镜,科研人员才能观测到我们免疫系统是如何对抗细菌,以及HIV病毒的真实模样。
视频封面
免疫细胞追逐和吞噬细菌
电子显微镜下的HIV病毒
而有了宇宙飞船和望远镜,天文学者才能跨越地域的局限,到达其它星球,看到更大的星系。
火星表面
星云
古生物学家通过自己的发现把人类世界带到了数亿年前
恐龙挖掘
三叶虫化石
所以说来做科研吧,带你看到看不到的世界,听到听不到的声音,回到回不去的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解锁不一样的世界。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