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面对一幅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欣赏它呢?它的美究竟在哪里?为什么有人能看出它好在那而我却不能呢?相信很多朋友在欣赏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讲讲。
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要有气势、豪气、不能有匠气、俗气。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北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参下图)
笔墨浓重润泽,皴擦多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笔墨
“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所以说,写意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明 吴伟《江山渔乐图》(参下图)
此画在空间处理上,前实而浓重,远景虚淡,更接近真实的自然风景,表现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渔民生活。江边高树坡石,其上远山层叠,江中渔舟有停泊,一幅秀润美丽的江山渔乐图卷。
中国画家讲究以气运力,有气为活笔,无气为死笔。笔断意连、形断气连、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
笔韵是中国画家追求的较高境界。运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画家心弦的拨动。
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
构图、形式
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
▲明 唐寅《湖山一览图》(参下图)
全图景物处置洗练而谨严,墨色和泽有神,所绘景色,荡漾着一股秀美的生活气氛,内容和形式互相渗透,融而为一。
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虚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绘画能力。
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中国画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多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觉美感。
长期的练习的话,最重要是提高眼界,而通过这个如何欣赏。你会发现其实你就在做类似的积累工作。
可以的话,你完全可以根据你的喜好临摹一幅你记录下来的画作(参下图)。
要从作品艺术语言的角度去欣赏——侧重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结构、明暗、肌理等。艺术创作更注重艺术本身语言的探索和创新,如梵高的《向日葵》其强劲的笔触所产生的力度、厚度,充满着一种燃烧着激情的画面给人以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幅依靠作品本身语言来打动人的名作,它不再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精神世界直接通过艺术语言的表露(参下图)。
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艺术作品欣赏,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学生会觉得跟他们在幼儿园的画作差不多,然而问题远没有学生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画派的形成与艺术成就在美术史的意义更能说明这一问题,马蒂斯的其强烈的原色对比,(如红与绿、蓝与橙、)同时找到和谐的驾驭技巧,平面化的画面组织产生一种既单纯又热烈,给人一种愉悦观看感觉(参下图)。
从历史研究文化的角度欣赏作品,如宗教美术与观赏美术,从历史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个时期会产生如此辉煌的宗教美术。
外因:东汉末期西域和西亚已打通了“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产生交流成为可能。
内因: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战争最频繁时期,不断改朝换代,使民生涂炭,于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佛教美术得到迅速的发展,便出现如新疆孜克尔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这些石窟群场面浩大,精彩纷呈,后来成为取之不尽艺术宝贵(参下图)。
如果把从西到东的各石窟的宗教美术形象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比较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中西文化交汇消融,最后形成了在形式、内容都具有鲜明中原文化特色宗教艺术,如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造型已经十足中原形象特色,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论断:中华民族是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加以消融与创新的民族。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