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艺术会成为当代中国画的龙头吗?
中国漆画的发展史,
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漆器装饰纹样。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朱漆碗,已有七千年的历史;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瑟,彩绘有狩猎乐舞和神怪龙蛇等形象的漆画,也有两千余年历史;
还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棺上的漆画;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画……
北魏太和八年文物。此物原为床榻周围而立的屏风,前后彩绘历代高士、贤妇等宣教故事。在工艺、绘画和书法上都有极高的价值。
北魏木板漆画局部
漆画源于漆器,以大漆为基本材料,两者所用材料、技法相同,但漆器和漆画却非同一个概念。漆画,狭义上是指以天然生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艺术,广义的漆画是指一切运用漆性物质的绘画。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门类,深深根植于中国7000年漆艺术的沃土之中而常开不败。
福建依托漆器制作的深厚底蕴,福州是中国主要的漆器产地,以脱胎漆器著称。20世纪40年代,逐渐衍生出区别于漆器装饰的现代漆画作品。
乔十光《苏州风景》 1963年
福建漆画是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的学生和漆艺家手中发展起来的。其中,福建漆画最早在全国美展上亮相(1964年),最早入选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武夷之春》),最早以单列画种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巡回展览。
李芝卿《武夷风光》大屏风,1959
郑益坤《心愿》
漆画之所以作为独立的画种闪耀于画坛,关键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美学品格,而这种美学品格正是来自于大漆的特性。随着青年一代艺术家的成长,80、90后又一代年轻漆艺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重新关注中国文化自身语境,保持了东方文化的自信和特有的魅力。
陈剑兵作品《园林客梦催》
每年全国各大艺术院陆续精彩呈现关于漆艺教学成果及成长。漆艺作为古老媒材和文化载体的血脉在年轻的学子们身上得以延续——从作为图像的漆画,作为立体作品和日用器物出现的漆器,还有作为当代艺术呈现的跨媒材的综合漆艺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漆艺作为东方艺术样式的未来。
程花萍
作品名称:《星空下的梦》
余剑凌
作品名称:《放和逐》
潘鲁晨
作品名称:《凤凰花开》
邓幸茵、吴永欣
作品名称:《飞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去》
康玲、陈康尧、潘雨墨
作品名称:《裙衩飒爽》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