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如何保证别人的轮子是圆的?很多企业是因为已经用过了很多方轮子才决定自己写的。其次,每一个轮子也有各自物理限制和基础需求,这些在企业内部未必一定能满足。就好像你拿了两个专业大矿车才用的,直径都三四米,重量按吨算的轮子,跟我讲要组装一辆自行车?别说能组装不组装得出来,组装出来了,你骑得动吗?如果一味地在x86环境下,你会觉得什么轮子都可以用,但是你要是某天突然遇到一个mips环境,内存只有几M的硬件环境,用着uclibc的底层和非linux的实时操作系统。你就会发现很多库的引入也许根本就不现实,还不如自己徒手上一个来得简单。对于高手而言,这些基础io都是信手拈来的,可以提前规划好优化方案和调用路径,甚至可以提前计算出理论上限,满足了项目要求就可以。何必引入一个不确定是否能满足产品要求的库呢?这类系统里,可能内核都是修改过或者裁剪过得,你如何可以保证引入的库可以跑起来,编译脚本可能都得自己写,更别谈移植过程中的各种奇怪bug与妥协了。此外就是你现在觉得可能有各种库,但是当年并没有,那么只能自己写。又或者当年的情况,要支持多个环境,没有一个库可以支持那么多环境的。只是你参与的项目少而已罢了。举个例子,你能列举一个可以在nds游戏机里面跑的网络库吗?又或者简单点可以说明下有哪几个异步网络库可以在linux2.6下面稳定跑,并且没有任何问题?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