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count(*)和count(字段名)的区别:前者对行的数目进行计算,包含null。后者对特定的列的值具有的行数进行计算,不包含null,得到的结果将是除去值为null和重复数据后的结果。
2,count(1)跟count(主键)一样,只扫描主键。
3,count(*)和count(1)在使用方式上一样,但是在性能上有略微的区别。
首先,mysql数据库本身对count(*)做了特别的优化处理,如果开发中确实需要使用到count聚合,那么优先考虑count(*)。
其次,count(主键)不一定比count(其余索引)快。索引是一种b+树的结构,以块为单位进行存储。假设索引大小为4B,有一个字段A的索引大小为2B。同样一个块,能存放256个主键索引,但是能存放512个字段A的索引。假设总数据量是2K条,意味着索引占用了8个块,而字段A索引占用了4个块,统计时用主键需要经历的io次数多,效率也比A字段索引慢。
接着,在使用count聚合函数时,如有where条件,且where条件的字段未建立索引,则查询不会走索引,直接扫描了全表。
最后,count(字段),该字段非主键的情况最好不要出现,因为该方式不走索引。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