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次疫情?
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来说,本次疫情带来的最大反思是:
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度重视人的使用感受,而忽视生物中的动物与微生物系统,特别是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忽略,从而提出风景园林建设应注重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整合、生物友好、健康共生的风景园林系统规划设计的防疫策略;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迈入新的阶段,随着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在景观体验和美学欣赏方面更是受到不少关注。
但是在此次疫灾中,我们还是看到很多问题,只有深入发掘这些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
首先是对以人为本、以人为重、人定胜天思想的反思
城市在建设时过于看重“人”的地位,一切规划建设以人为本、以人为重,认为人定胜天,却缺少对自然的考虑以及对其他生物种族的尊重。
从宏观上看,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通常是尽可能多地占用城市用地资源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而忽视了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建筑和绿化之间的矛盾凸显。
且我国群众尚未真正觉察到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这导致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甚至城市中心残丘上的植被也消失殆尽,成为荒坡或沙地。
日本高松栗林公园
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使当地生态肌理遭到极大的破坏。此外,风景园林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低洼地、山坡地、边角地,开发颇具难度的地块通常被留作绿地。
但这样毫无结构布局的绿地系统真的能够有效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吗?
反而是其对自然通道的破坏,大大阻碍了生态恢复过程,妨碍了城市中物质和自然能量的交流,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
从微观上看,单个的景观规划过于重视人的使用体验,即便在园林内部,也大量铺设地砖、高架桥等人工设施。
儿童与小鹿
虽然方便了游人穿行和嬉戏,但对生活于其中的动物、植物来说,却失去了休憩、繁衍甚至生活的空间。
这些设施只为了方便人类,却剥夺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园林中的生物种类锐减。
总而言之,生态系统格局缺乏连续性,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缺少有机整合,自然景观生态未受尊重,最终影响城市生态框架的形成及其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
其次是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系统缺失的反思在城市中,由于人工化的问题,自然生态绿化大量减少,整个区域的生境类型趋于单一化。
城市化使植物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当地植物区系随之改变。本土自然群落的比例由于景观美学问题而大幅降低,乡土植物种类锐减;
与之相反,人工种植和移栽使外来物种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植物组成单一且种类相似,缺乏空间层次,分布零散且不均衡。
投喂山羊
动物的栖息环境同样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而急剧恶化,能够存活下来便已极为不易,通常还要受到人类驯化及圈养,物种丰富度降低。
极端的景观美学、过度的人工铺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都使得城市中的土壤被覆盖,而土壤中生活的植物、微生物失去依存的环境而数量锐减,城市内部原生态缺失,生态层次大幅降低。
这造成生态、生物系统缺失,生态稳定性下降,生态肌理、生态脉络中断,生态足迹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景观规划设计如不重视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物种的灭绝甚至更多不可逆的灾害发生。
完整内容可参见:http://www.shspdi.com/index.php?a=shows&catid=13&id=53
关注公众号【上海空间规划】,了解更多有关城市建设、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最新观点。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