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帮忙找了个月薪6000的制药企业?
因为你没有说清楚家人找的这份工作的具体性质,也不清晰你个人大学四年所学专业,很难判断相较于你个人特质,是选择家人推荐的工作还是转行做IT。但姑且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从题主提的问题来剖析,个人认为你的情况有可能是本身所学医药相关专业,或人事行政财务市场等对行业技术无过高要求的相关类专业。
如所学本身与医药专业相关,从行业前景与领域深耕的角度,不建议转行做IT新京报有报道称,中国大健康市场营收规模已达5.4万亿,2022年将达到7.4万亿,2030年则可能突破16万亿。
市场规模不断扩增的背后是,大众在满足基本生存诉求后,是大众消费升级后对健康诉求的日趋强烈。
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国情也将助推这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人口占11.9%,未来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
从政策层面将,我国已提出“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战略提升至国家高度战略。
而市场广阔前景下,中国卫生技术从业者缺口却很大,有公开数据显示:千人医生执业数、护士数、公共卫生人员数都低于行业标准值。
为此,个人认为在行业市场、政策可期的情况下,又有自身专业背景优势,转行其实并非完全明智的选择。
对于职业规划而言,lily的个人建议是,专业诉求高的行业或大学专业尽可能选择与自身专业背景相关的工作。因为未来你的初始人脉可能都集中在这一领域,无论从职场发展抑或未来有创业规划,都将助力个人的发展。
以我个人的上一家公司的老板为例,自己本身是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又在医疗行业深耕数年,对这一行业的痛点和诉求,在进行创业时能很快找准方向和目标。而业已需要的人脉关系也因她的同学们都已至主任,相较于其他创业者求见无门时,她已能聘请四川最牛医院的泰斗级医生做首席医疗顾问。
如所学专业技术性不强,转行IT或许也喜忧参半。lily是学文出身,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同学从入学便痴迷计算机知识,课业之余他的兴趣爱好便是上学校的机房写写程序代码,时不时的给班里的同学们发发他自己写的病毒程序。毕业后他果真如愿去了一家IT公司,8年后他已成为班里薪酬最高的那类同学。
但某天他在群里发了这么一席话:眼看诸位在体制内步步高升,家庭事业兼得平衡,有游五湖四海,一派向往生活样。遥想当年看准IT的方向,初入职场却比身边人薪酬福利涨得快,一时春风得意。但看今朝,我自己成了公司里薪资里最高的那位,不免喜忧参半,技术知识更新快,熬得华发生,发际线后移,更时时担心公司以岗位性价比的名誉,裁员会首先找到我,悲从中来。
lily朋友的这个例子想说明两点,1??虽是前景行业,但未来投入到这个行业的人员有庞大,未来薪资是否仍会像高速增长,答案也未可知。2??这个行业需要足够勤奋和极高的自律学习的精神,学习能力是进入这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为此,投入这个行业既要熬得住996,也要禁得起知识更新的洗礼。而本身若是非理工类专业转行,难度会更大,需要谨慎考量。
选择职业方向,既需要考量外部环境,也需要平衡自身能力特质。职场有句俗话:你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未来职业方向,因而选职业切忌随波逐流选热门而不顾自身特质。
lily认为个人能力特质分为:硬技能(专业)、软技能(情商)等。如你本身是个不善言辞,但热衷于专研新事物,或许转行IT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生性喜欢与人沟通、谈判、发现新事物等,IT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
职场还有一句话叫做:先择行,在择业。换岗不换行。意思是说:选择一个好的行业,或许即便综合能力普通些,但薪酬待遇也不会太差。
lily曾和一位优秀保险经理人沟通,他说从业十数年,他面试过无数候选者,优秀者多入牛毛,但同等优秀的人在不同的行业其待遇却相差甚远。他说:这不是公司的错,也不是候选者本人的错。可能有大环境的原因,也可能行业发展趋势的原因。这是方向的问题。
结语不要因为是三本毕业而感到气馁,能从被家里的安排工作的环境中有自我思考,其实是件特别值得鼓励的事情。
但择业终究关系未来事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所学、市场环境、行业发展的趋势、个人性格等多维度综合考量。
我是lily,专注职场百态,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