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_java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5 21:02:53       共计:3654 浏览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南北朝时期,有两个变态王朝,一个是南宋,一个是北齐,北齐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变态,据说他们家族有精神病史。

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他仅仅经历了二十八年,而且在这二十八中就换了六个皇帝,有一个成语“玉体横陈”就发生在北齐,大家对这个成语耳熟能详。

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北齐》“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来讽咏高纬和宠妃冯小怜荒淫亡国的故事。

高纬是北齐第五位皇帝,当皇帝的时间也不过是十年,光皇后就换了三个,从这里也能看出这个皇帝是荒淫到何种程度了。

当时第三任皇后穆邪利当上皇后就失宠了,为了能够夺回皇帝的宠爱,于是她就把身边的一个漂亮宫女冯小怜献给了皇帝高纬。冯小怜就是“玉体横陈”的女主。

这个冯小怜漂亮到什么程度呢?

据史料记载,她不仅是五官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身材也很完美,长得是凸凹有致,曲线玲珑,完全是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长的,那是多一分则嫌肥,少一分则嫌瘦。反正没见过,也有吹捧的成分在里。

不仅如此,她最特别之处还在于她在冬天就像火一样的温暖,夏天就像是冷块一样的凉爽。

还有她是擅长歌舞,精通琵琶,生性聪慧,而且还有媚术。

我们就姑且相信冯小怜的这些优点吧,恰好遇上荒淫的高纬,一拍即合,高纬对她是十分痴迷,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

“食则同桌,卧则同榻”那就不用说了,就是连上朝办公的时候也都把她抱在怀里,看得一帮大臣们是目瞪口呆。使议事的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说话语无伦次。

这还不是最荒唐的,最荒唐的是当皇帝高纬看到一帮大臣们见到冯小怜后说话都语无伦次的样子,心理竟然产生了更加变态的想法。

“独乐不如众乐”,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可爱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她的美艳风情,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是美事。

于是他就让冯小怜脱去衣物,横躺在他的龙书案上,并时不时作出各种动作,让众大臣们一个个排着队来以千金一视,参观、欣赏他心爱的大美人。“玉体横陈”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高纬荒唐,可邻国北周宇文邕却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听说高纬昏聩无能,正是侵占北齐的绝好机会。

公元576年的秋天,宇文邕带了几万威武齐整的士兵来攻打晋州了。而此时,高纬正与冯小怜在天池打猎,前线警报从早晨至中午已来了三次。高纬居然说:“只要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到了晚上,平阳报称失守,高纬知道后,仍是若无其事。看看天色已晚,高纬想收拾回归,可是冯小怜兴犹未尽,请他再猎一围。看着身着戎装的冯小怜如此飒爽英姿,高纬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又猎了好长时间,获得几头野兽,方才尽兴而回。

宇文邕率军西还,高纬见状,就率领军队围攻平阳,想一举夺回失地。由于周军奋勇抵抗,北齐军队久攻不下。北齐士兵刘偷偷摸摸掘通地道,轰陷城垣十多丈。将士们想趁此时机攻入城中,却遭到高纬的拒绝。原来他想让冯小怜看看这宏伟壮观的场面。可是冯小怜此时正在梳妆打扮,画眉修鬓,抹粉涂脂,好长时间才到来。结果周军已经将缺口完全堵住,北齐军队失去了战机,无法冲进去了。

听说城西有圣人的足迹,冯小怜想去观看。但是到城西要经过离城很近的一座桥,高纬怕守城的周军射箭射到桥上,要了冯小怜的命,就命令士兵抽掉攻城用的木料,在离城很远的地方另外营造一座新桥。新桥造好后,高纬就和冯小怜走上去。由于桥架得不结实,经不起马踩人踏,走到中间就塌了,二人无奈,只好返回。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高纬与冯小怜如此寻欢作乐真是令人无法想象。

更为荒唐的是,就在都城邺城被攻克前夕,高纬禅位给太子。当时太子高恒年仅八岁,让一个年幼小孩子支撑危局,也只有高纬能做出这样的举措。公元577年的正月,北周攻克了邺城。高纬父子与冯小怜等人仓皇出逃,准备投奔陈朝,在青州被擒。

被安置回邺城后,高纬仍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心,那就是冯小怜被俘,至今仍无下落。高纬惦记着她,请求周武帝宇文邕把她赐还给他。宇文邕鄙夷地说:“我看待天下,就像脱掉一只鞋子一样,一个妇道人家难道会舍不得还给你!”就将冯小怜还给了他。高纬大喜过望,高高兴兴地把冯小怜领了回去。

这年冬天,有人诬告高纬谋反。周武帝将高纬父子及齐宗室诸王,一并赐死。高纬被解往长安,受尽屈辱后终于被杀,时年22岁。

冯小怜被北周皇帝的弟弟宇文达所得,不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她又作了武将李询的偏房,受尽了大妻的折磨,舂米、劈柴、烧饭、洗衣等吃重工作之外,还不时地遭到叱责和鞭打。冯小怜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最终自缢而死。

他们虽然都死了,但是“玉体横陈”的典故却是流传了下来,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后世。

喜欢的亲们别忘了关注、转发、收藏和评论哟!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vb顺序文件读写_java | ·下一条:算法和开发岗相比_java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