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万世一系?
日本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他们的天皇历经126代二千六百多年屹立不倒,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传承无断代的君主。
不管日本国内还是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天皇都是日本的象征。
今天的日本天皇没有姓氏,没有身份证,没有门牌号码,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却是日本的精神支柱,这是怎么做到的?
(神武天皇——日本的天孙)
一、日本天皇的来历
按照日本的历史传说,日本是天照大神创造的,天皇是其子孙,是所谓的“天孙”,代表天照大神统治日本。
这个传说在日本历史悠久,深入人心,使得天皇成为人间共主,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有人敢自称天皇,必定会天怨神怒,祸及子孙。
即使是现在,日本天皇在日本民主宪法中跌落神坛,不再被视为神,但他仍是日本的象征。
天皇这种“君权神授”,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例子。
中国古代皇帝也是自称“天子”,但仍有无数想成为皇帝的人,利用种种传说,显示自己也是“天命之主”,与“天子”争夺皇权。
为什么只有日本的“君权神授”没有人出来挑战呢?
日本天皇的“君权神授”理论,起源于圣德太子时期。
但是历史上日本的天皇,很少有自己掌权的,天皇在更多时候只不过是掌权者利用的工具。
天皇不是皇帝,天皇是以血统为唯一卖点的神道教教主,特别是丰臣秀吉时期,虽然这个外号“猴子”的穷小子在日本人的心中已接近于神,有着取代天皇的实力,可一直没有动过这个念头。
二战结束后,鉴于日本天皇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一开始盟军也是准备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的。
(二战战犯裕仁)
但发誓让日本天皇偿还血债的麦克阿瑟亲眼见到了天皇在日本民众中巨大的号召力后,极力建议美国不要追究天皇的责任,便于日本战后的社会稳定。
这也说明日本天皇是不可取代的。 二、天皇万世一系的社会基础 日本是个岛国,长期与世隔绝,生产能力低下。
古代日本人民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所以日本人的身材普遍不高,就是因为营养不良形成了导致的身材矮小的基因。
日本人在这种条件下生存,对家族的依赖性非常大,他们用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与自然抗争,获取食物。
(穷困的日本古人)
在恶劣、贫瘠、压抑的环境下,日本人很容易形成极端、轻生的思想,日本社会需要一个“神”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至于这个“神”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而日本天皇就是这个“神”的角色。
日本人的家族观念在现代社会还是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在日本企业里,家长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总裁是日本企业的家长,天皇就是日本社会的家长。
在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日本人养成了注重权威、遵守纪律的民族特性,日本人更喜欢无条件服从权威者的命令,所以任何日本企业都会有一个权威的统治者,哪怕这个权威是象征性的。
(日本封建领主)
在日本封建领主制中,领主与属民的关系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武士是领主的家臣,武士道的核心就是对天皇的效忠。
每个领主是一个独立的团体,这些独立团体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而天皇就是协调这种竞争关系的一个共主,或者说一个象征。
而各个独立团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必须达成共识,承认这个共主的地位。
如果有一个团体想破坏这个游戏规则,那他就会损害到各个独立团体的共同利益,会导致万夫所指。
就是在今天,日本天皇在日本国内受欢迎程度还是相当高的,目前日本绝大多数人是支持天皇制的,这也证明日本社会存在家长制统治思想的基础,这也是天皇制到现在不可代替的基础。
三、万世一系的文化内涵
在日本文化中,日本民族自称是神的子孙,他们信奉神道教,而天皇就是神道教在人间的教主,日本人民都是神的子民,这种文化使得日本神道教有别于中国的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皇帝是天子,但老百姓只天子的臣民,而不是神的臣民。
(日本神道教)
日本传统文化究其是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本土化的发挥而形成的,有着强烈的日本特色。
日本队人的家族观念极强,个人相比家族是微不足道的,肉体也是微不足道的,日本人讲究“生若樱花之灿烂,死如秋水之静闲”,日本文化更突出的是忠诚、信誉、礼仪、勇敢,,对家族、集体是必须服从的,各家族的总首领、日本天皇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总代表,一个总符号,是必须服从的。
日本是个重视文化传承的国家,日本传统文化要求国民忠于集体、忠于国家、忠于天皇,这是日本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种家族文化教育也被引伸进日本的学校教育中。
日本学校向学生灌输的都是遵守秩序和等级的文化,是服从纪律的文化,是不许自由散漫的文化。
所以日本人在任何单位和组织内,以遵守纪律而闻名,不管这个纪律是否合理。
(天皇菊花旗)
日本存在严重的等级制,这是日本人的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下,前辈和领导提倡的就是正确的,对前辈和领导是要绝对服从和尊敬的,这种服从和守纪律影响了一代代日本人。
四、日本天皇还会长期存在
日本是个与世隔绝的孤岛,所以日本民族的守旧性是非常高的,虽然日本从唐代起,在中国等国家汲取了不少文化养份,但在吸收的过程中,外来文化与日本原有的文化相碰撞,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
日本在吸收中国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对儒家文化的一些民贵君轻思想加以抛弃,将其中有利于统治的一些思想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结合,形成了排外与崇外并存的一种特点。
(现代天皇)
日本天皇曾长期是“神”, “神”性就是天皇家族“万世一系”最大的保护伞,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家族敢于取代。
天皇不掌握实权,又为这种万世一系提供了可能。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是日本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正是这种家族化的文化,使得日本需要一个所有利益团体都需要的象征物,只要日本文化不改变,日本天皇仍然会继续存在。
至于怎么解读日本历史上二千六百年不断的天皇制,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如果天皇丧失了神的血统或者不放弃象征意义,天皇早就被取代了。
参考资料:《日本国史略》、《日本书纪》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冯生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