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最近,乐乐妈妈告诉我:
孩子最近的行为比较反常——进电梯时,必须要自己按电梯楼层,不能让大人先进电梯,不然就得退回来,重新再进一次。
倘若不这么做,孩子就会大哭大闹,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生活中一定要顺着孩子,否则哭起来就是山崩地裂,无法控制。
其实这是孩子执拗敏感期到了。
《捕捉儿童敏感期》中给出了执拗敏感期的定义: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过后,就会形成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孩子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当孩子的内在秩序被打破,孩子就会很痛苦。而排遣这份痛苦的方式只有——哭。
《孩子:挑战》中曾提到,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都有错误目标。观察孩子行为产生的后果,能帮助我们找到孩子的错误目标。
而当孩子的错误目标不适用时,该思考一下是否孩子的敏感期到了?
何谓敏感期一、敏感期
科学依据荷兰生物学家雨果·德弗里斯在对蝴蝶幼虫的研究中,他发现蝴蝶在产卵时会选择在树枝交错形成的隐秘处,那里既安全,又能躲避风雨。
而当幼虫破卵而出时,他们则会自发的朝树上末端的嫩叶芽爬去,寻找食物。刚出生的幼虫不能吃完一整张树叶,他们只能吃枝头上的嫩芽。
众所周知,树叶最嫩的地方就是太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所以是光线吸引着它寻找自己的食物。而当幼虫长大到能吃绿叶纤维比较粗糙的食物时,他对光线的敏感就逐渐消失。
雨果·德弗里斯就把蝴蝶幼虫出生时期的特点称为敏感期,而蒙特梭利就借用了生物学上的这个概念来阐述幼儿的敏感期。
理论《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提到:儿童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专心吸收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称为敏感期。
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则提出:个体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中,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能发展到最高水平称为敏感期。
简称:孩子沉迷于某件事情当中,无法自拔,并不分日夜的重复这件事。例如:绘画/书写/说粗俗的话/探索出生等。则可判定为孩子处于敏感期。
二、精神胚胎
概念:在提起敏感期的概念时,必须要普及:精神胚胎的概念。
蒙特梭利还提出了一个核心的思想:精神胚胎。
人出生有两个胚胎:生物胚胎和精神胚胎。
生物胚胎肉眼能看得到,婴儿从出生后生物胚胎的成长一直在持续。
而精神胚胎的成长,肉眼看不到。
应用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对光线敏感,出现婴儿光线敏感期。倘若这时候给孩子戴上眼罩,或者把婴儿放在暗室,即使婴儿眼睛的生理结构正常,但婴儿的视觉就会消失,变成一个盲人。
那些从小被遗弃在森林里,跟随狼群长大的“狼孩”,长大成人后回归到人类社会,即使能直立行走,与常人无异,但依然学不会说话。这就是精神胚胎的成长在起作用。
当精神胚胎生成后,倘若某个敏感期被阻断(例子中遮住眼睛,狼孩缺失语言环境),孩子正要形成的那个能力(视觉,语言)则会丧失或缺失(失明,学不会说话)。如果敏感期被干扰,那个能力会减弱,残缺不完整。
而儿童敏感期则是精神胚胎的敏感期。
儿童通过精神胚胎的指引,透过敏感期建构自我的密码,建构属于自己的部分。
敏感期的作用在于,帮助精神胚胎走向实体化(内在),帮助我们看到孩子的状态(外在)。
如何应对孩子的敏感期如何才能保证孩子敏感期的持续发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孙老师提到,需要提供孩子相对应的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一、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对应于孩子的智能的敏感期,比如:为绘画敏感期的孩子提供纸笔等美术工具;为音乐敏感期的孩子提供音乐会、钢琴曲等音乐氛围;为剪贴涂敏感期的孩子提供剪刀、不同材质的纸张,透明胶,油画棒等工具。
二、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包括:爱、自由、规则、平等
爱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孙老师曾说:我们这一生,唯一能带给孩子的东西,就只有爱。
尽我们所能去爱孩子,倾听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能量,允许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长、发展,经常对孩子表达爱,包括但不限于:对孩子说我爱你,经常亲吻搂抱孩子,经常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游戏等。
成人的爱,是孩子面对纷扰社会的底气。只有经常表达爱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心充满爱的孩子。也只有内心充满爱的孩子,能吸引世间的美好。
自由孩子拥有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允许孩子做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的主人,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自由意味着不对孩子强加成人的意志,但自由的度倘若把握不好,则很容易成为放纵。
比如:
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用碟子装牛奶来喝,而成人一贯的思维,认为牛奶必须装在碗里。这时候给孩子自由,就是允许孩子用碟子喝奶。
而当孩子把碟子里的牛奶,撒得满地面、桌面,墙面都是,甚至还把牛奶洒到别人的身上。
倘若这时候的成人没有及时制止,或者任凭孩子继续搞破坏,孩子完全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帮忙清理牛奶和向别人道歉),这时候的自由,则成为了放纵。
规则规则保障人的自由,给孩子提供清晰的界限,帮助孩子建构内在秩序与外在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把强权、暴力,关系的纠葛挡在成长之外。
在孙园里,儿童有七大规则:
1.粗俗、粗野的行为不可以。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3.使用完,请归位。
4.公共物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请学会道歉。
7.请学会说“不”。
比如: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条规则,但可可想要玩子恒的新玩具时,可可必须要经过子恒的同意。
在规则(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内保障自由(可可的东西子恒也不可以拿,想要玩请先经过主人的同意。)
给孩子提供清晰的界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东西。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权。)
把强权、暴力,关系的纠葛挡在成长之外(倘若可可想用威逼利诱,暴力的方式强行把子恒的玩具抢走,这个行为是不允许的。规则把强权与暴力挡在成长之外。)
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需求。
在传统的育儿观中,成人就是孩子的权威,成人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必须做什么。这样的方式会产生一种强制和依附关系。类比上文可可和乐乐的例子。
关系中的不对等,容易让孩子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压抑、愤怒、埋怨等。而这些心理问题所产生的结果,是每个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压抑到极致,就是孩子自杀。愤怒到极致,就是弑父弑母。
总结《捕捉儿童敏感期》总结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42个敏感期,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破解孩子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内心的生命力。
一点愿景你还有哪些育儿困惑呢?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体验~
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愿每个孩子都拥有五彩缤纷的童年,
愿每个生命都能被爱所照亮。
我是资深幼教,育儿问答达人,正面管教,爱和自由追随者,更多精彩的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