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疗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医疗行业变革、调整与升级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分级诊疗、社会办医、国家药品集采等政策持续推进;以仿制药为主的中国医药工业发展主线逐渐向创新药转化;互联网医疗也在技术的推进下持续向好。但同时,年底发生的医患纠纷悲剧和2020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行业改革中的医疗行业更加引起社会关注。2019年已经过去,2020年医疗行业又将迎来哪些新变化?我们一起从十个方面探讨一下吧!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
现状: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4500万,行业渗透率6.6%;2019年10月,全国已建成互联网医院269家。
趋势:在政策促进下,未来3一5年内,我国将打造一批以高水平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这将给相关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3D生物打印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进步也将助力“互联网+医疗”深入发展。预计到2020年4月,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有望上升至5900万,渗透率达到7.9%。
二、医疗器械集中化
现状:随着全球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4278亿美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00亿美元。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医疗器械行业监管愈加严格,打击垄断、行政干预、商业贿赂政策持续发力,不规范企业陆续被淘汰,行业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趋势:随着“两票制”“营改增”“94号文“行业整风”等政策的推行, 以及新版GSP对企业采购、验收、储存、配送等环节做出更高要求的规定,医疗器械行业整合在未来的2到3年中将加剧,集中度快速提升。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 的试点和推行, 更是从“责任”的角度明确产品持有人的责任,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到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将达4774亿美元。
三、终端市场慢增长
现状: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9年,我国药品
终端市场增速连年放缓。2019年上半年,药品
终端市场销售额为9087亿元,同比增长5.8%,
较去年同期的6.9%增速进一步下滑。2019年一
季度,全国药店数量为46.86万家,较2018年减
少20465家,近2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趋势:2020年,医药零售行业仍将面临多方因
素影响,药占比、零加成、“4+7”带量采购深
化、医药渠道的“互联网+”模式转变等都将深
刻影响到医药零售。其中,处方外流使得药店
迎来结构性机会,但并不代表利益均沾;医保
超范围刷卡、处方药销售、执业药师配备三项
要求使不少药店难以存续;个人医疗账户改革
将给医药零售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医疗信息化
政策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医药零售行业
竞争格局。
四、创新药与仿制药向好
现状:2019年新医保目录的出台,带动新一轮医保药品准入谈判的启动,创新药迎来发展利好。同时,自2015年“722”临床自查核查以来,国内不少药企在2019年首次获得临床批文,首仿药上市后相同通用名产品厂家随后获批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一年可以批2家甚至更多,仿制药在2019年也迎来丰收年。
趋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表示,2020年,药品招采模式改革对市场影响将进一步放大,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如果仿制药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品种,极易受到新进入者的低价冲击。而创新药(尤其是首创)凭借上市后独占期竞争少、降价压力小等优势,新一年会有更多企业加码。同时,带量采购也会促进医药行业加大对仿制药的开发力度和创新药领域的投入,加速产业升级。
五、集中采购常态化
现状:2019年1月和9月,“4+7”和“4+7扩
面”接连推出,并落实招标。12月底,相关文件
进一步明确下轮招标的药品品种增至33个,并对
招标规则进行了优化。不只是药品,7月,国务
院发布通知,明确提出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
钩、促进市场竞争等原则探索高值医用耗材分类
集中采购。目前广东、湖南、江苏、安徽等省份
已经开始对高值医用耗材进行集中采购。
趋势:根据医改趋势,未来药品和医用器械的集
中采购将会常态化。2020年药品集采谈判的次数
大概率不会比2019年少(至少2-3轮),而且品
种将会增多,同时集采的招标规则将会进一步优
化。但某些药物还没有建立一次性评价,因此不
会在未来一年增加至所有品种。而高值医用耗材
有其特殊性,2020年集采应该主要集中在试点省
份,全国性的医疗器械采购将会在高值耗材领域
展开。
六、民营医院加速发展
现状: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发
布《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
见的通知》,文件22条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扶持
政策中就包含“进一步放宽规划限制。政府对社
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取消
床位规模要求”。8月,全国人大会议第三次审
议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
多次提到“鼓励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
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特别提出
“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应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的税
收、财政补助、用地等优惠政策”。
趋势:长期以来,土地和床位限制一直都是阻碍
民营医院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如今国家限制放
开,给足了民营医院扩大规模,甚至是集团化、
连锁化发展的机会,这必将推动2020年更多投资
人创办更多高质、高效的大型民营医院。同时,
随着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以及家庭医生、分级
诊疗行动的开展,小型诊所,尤其连锁的品牌诊
所和专科医院等“小而美”的医疗机构也更有机
会赢得百姓的认可,在2020年获得更好发展。
七、医务人员保障
现状:2019年年底,引发社会震惊的“北京民航
总医院伤医事件”让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作
权益得到关切,医患关系这一历来紧张的话题重
心逐渐转移到如何保护医务人员正当权益上。同
样是在2019年,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医院超过
2800家,“年薪制”、“超额绩效不封顶”等模
式出现。6月,深圳市颁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要制定公
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落实“两个
允许”,加强医务人员待遇保障。
趋势:2020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将
增多,各省将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
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
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
励”。同时,如何防范医务人员工作风险,切实
缓和医患关系,优化医务人员从业环境,将是
2020年医疗行业的重大课题。
八、人才下沉
现状: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10
月底,我国已有21.5万名医生参与多点执业,
其中,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的约占60%,社会
办医疗机构的约占40%。换句话说,截至目
前,我国已有至少8万多点执业医师走向了民营
医院。
趋势: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印发公立医院章程范本的通知》出台,重
点强调“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坚
持同岗同酬同待遇”,联系到2018年6月发布
的《关于开展制定医院章程试点工作的指导意
见》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所有医院都要
完成章程制定工作”,这意味着2020年将有更
多医护人员不再纠结“编制”,而是有意愿、
更积极地选择多点执业,或是直接迈向市场,
涌入民营医院。
九、DRG付费改革深入
现状:2019年6月,北京、天津、邯郸等30个城
市成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即DRG) 付费国家试
点城市;9月,医保局发布定点医疗机构代码、
医保医师代码等11项编码规则和方法,并在10月
选择试点,且颁布通知规范试点城市统一使用医
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
医用耗材、医保结算清单等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
准, 要求各省制定细分的DRG分组。
趋势:2020年,全国将统一医疗保障信息系统,
进一步推动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等15项信息业务
编码标准在全国落地。但鉴于目前DRG分组仍未
完善,各省情况各异,2020年实现全国统一的
DRG分组标准还很难, 各省制定适用本省的DRG
分组或许更为现实。
十、个人(家庭)账户
全面取消
现状:2019年4月,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下
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
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实行个人(家庭)账户
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
渡。而城镇职工个人医保账户目前体现出资金
“沉睡”及缺乏共济性的问题,现阶段已有多
数地区开展门诊统筹、探索大病保险制度的试
点工作。
趋势:根据通知指示,城乡居民个人(家庭)
账户向门诊统筹的全面过渡将在2020年得到较
快落实。门诊统筹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基
金共济能力、增强基金共济效应,能更好地保
障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多实
实在在的权益。按照通知精神,各地推进门诊
统筹后,可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
支付范围,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均
可报销,比例在50%左右。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