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单价8000万的苏35不要_服务器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8 15:09:45       共计:3568 浏览

单价8000万的苏35不要?

首先印度的采购计划是中型战斗机,Su-35是重型战斗机,压根就不是印度需求的方向,所以不要看谁重就觉得一定要买谁。而且这个单价其实叙述的也有问题,“阵风”战斗机的合同不仅仅采购战斗机本身,还带着一系列其他的项目。下图为印度中型多用途战机(MMRCA)计划,从左到右以此是阵风、台风、 F-16C/D、 F/A-18E/F、JAS-39、MiG-35

第一个问题:印度的中型战斗机需求

印度采购的这批“阵风”战斗机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年印巴卡吉尔冲突中印度的二代的Mig-21/23/27在对地精确打击方面表现极差,落后的航电和飞控导致这些二代机在生存能力和精确打击方面不能够同时兼顾,最终印方以法国“幻影-2000H”战斗机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才成功解决问题。此次冲突对印度空军作战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进战机及多用途战机的引入成为印度空军当下的目标。另外,考虑到印度方面在80年代采购的“美洲虎”攻击机、Mig-27ML攻击机、幻影-2000战斗机、米格-29战斗机都将会在2015年左右陆续达到服役期限,所以印度在1999年提出以98亿美元采购126架中型战斗机替换上述老旧的机型,与未来大批量的Su-30MKI构成“中重”搭配,这就是所谓的中型多用途战机(MMRCA)计划。下图为参加卡吉尔冲突的印度Mig-21s战斗机

这个计划直接表明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重型战斗机,他在有了Su-30MKI的前提下要的是中型机,所以不管Su-35有多好有多厉害根本就不是印度要考虑的产品。考虑到印度本身的LCA计划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其实LCA只是轻型机),所以印度最终决定还是从西方国家直接采购成品并引进生产线。2002年该计划正式开始招标,至2012年正式决定126架的订单花落法国达索“阵风”。下图为印度LCA战斗机,前后历经了40年的研发,但最终仍然没有得到印度国防部的认可

为什么选择达索的“阵风”呢?既然印度的中型机目标非常明确,那么可供印度考虑的机型就非常少了,当时除了“阵风”之外只有欧洲EF-2000“台风”、俄罗斯Mig-35、美国F-16IN和 F/A-18E/F、瑞典JAS-39“鹰狮”这6种机型。按照印度的要求,新中型机必须具备有以下“硬指标”

20吨以上最大起飞重量

具备精确制导弹药投掷能力(卡吉尔冲突的教训)

配备地形匹配和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印巴交界处处于高原,地形复杂)

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具备数据链系统等等

这样瑞典JAS-39“鹰狮”因为只有17吨最大起飞重量被首先淘汰;美制F-16IN,考虑到在此之前印度没有美制航空装备的是用经验,加上巴基斯坦先于印度装备F-16(F-16C/D Block52),无论使用还是维护都比印度经验多的多,对手掌握自己武器的情况这是很大的忌讳,所以F-16IN被踢出局;美制F-18E,除了没有美制装备是用经验的问题之外,F-18E没有配备红外搜索和红外跟踪系统,不满足印度的要求,所以也被踢掉。而俄罗斯的Mig-35,一方面是印度并不想将自己的技术装备全依赖俄罗斯,另一方面Mig-35只是Mig-29的升级版,而且当时Mig-35根本没有订单,印度此时选择Mig-35势必会将研发成本也承担,所以Mig-35也被放弃。下图为瑞典JAS-39“鹰狮”和俄罗斯Mig-35

最终“台风”和“阵风”进入最终决赛,考虑到印度极为注重多用途能力且“台风”是多国联合研制(后勤保障方面困难),所以最终印度在2012年选择了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除了“阵风”的极大的作战半径和极强的多用途能力之外,印度空军原本就保有达索公司的“幻影-2000H”型战斗机,使用起来更为“顺手”,弹药也可以通用。按照计划印度将采购126架“阵风”战斗机并在未来续购60架,最终达到186架。下图为EF-2000“台风”,很遗憾被淘汰

原本在这个事情已经基本定了,但是之后印度宣布终止中型多用途战机(MMRCA)计划,印度方面并没有给出原因。但是我们推测,一方面是1999年的98亿美元和2012年的98亿美元根本不是一回事,即便印度后来将采购计划增加到120亿美元,但是严重的贬值使达索根本无法将“阵风”的成本控制在9000万美元左右(法国自用的“阵风”都达到1.01亿美元的飞离成本)。所以达索为了“有利可图”将报价提高至180亿美元以上,之后再次上涨到200亿美元,远远超出印度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印度方面要求达索可以转让技术实现印度本土化生产,但是达索考虑到印度之前的“劣迹斑斑”的飞机制造和维护水平,印度本土生产的战机根本无法达到印度方面提出的质量保证要求,所以也拒绝了。最终这件事情等于双方“崩了”。下图为“阵风”战斗机,也就是中标机型

但是印度的战机在不断老化,事故率越来越高,大量战机因事故坠毁,幻影-2000、Mig-29也临近寿命,所以印度还是急需补充新的中型战斗机。这样印度还是要去找达索继续采购“阵风”,只是订单数量锐减至36架成品,后续的不会再继续采购。这样就形成以Su-30MKI和“阵风”搭配,将原有的Mig和幻影继续升级使用。至于重型机方面,Su-35确实是一个选择,但是现有的Su-30MKI已经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而且多年的适应已经成功解决包括高温高湿的维护、矢量发动机等问题,既然各方面成熟了就没有必要再重新采购Su-35。所以“阵风”对印度的意义显然是高于Su-35的,而且法国给印度的“阵风”是可以携带战术核武器的,对巴基斯坦和中国构成空中核威胁。下图为印度Su-30MKI,数量达到260架

第二个问题:采购价格

这36架“阵风”战斗机总合同78亿欧元,所以很多朋友喜欢算数学题,用78÷36=2.14亿美元的单价,所以继续得出印度是“脑残”的结论。但是这里不要混淆概念,军购的合同从来都不仅仅是购买飞机本身,和飞机相关的一些列包括维护保养和训练都是算在合同内的,所以简单做除法这种计算方式是大错特错的。这78亿欧元到底有什么:

32.4亿欧元“阵风”战斗机裸机

7.1亿欧元配套武器

17亿欧元整合以色列装备(头盔、雷达、显示系统)

18亿欧元辅助性用品

也就是说真正用于采购“阵风”战斗机本身的价格只有其中32.4亿欧元,单价9100万欧元,而题目中所提到的8000万美元的Su-35也只是指“裸机”价格。所以要比较的话应该是用9100万欧元和8000万美元去比较,而不是用2.14亿欧元去比8000万美元。如果印度从俄罗斯购买Su-35,除了基本的8000万美元单价的“裸机”之外,坑定要买导弹、配件、额外的发动机、维护、训练等等,如果简单做除法的话呢么可不止8000万美元一架,恐怕2亿美元都不止。所以大家计算国际军火合同的时候全完不要直接用总价除数量,这根本就是错误计算方法,直接忽略了合同里的其他“套餐”内容。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华为服务器如何禁用光口_服务器 | ·下一条:手机无法连接服务器是什么回事_服务器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