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企业都选择直播的形式?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比较偏激了,其实企业自救应该是有比较多方式的,就看企业如何去正确的应用吧~
开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2020中国经济“黑天鹅”。
农历新年第一天,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仅181万元,而去年同期该数据超14亿元。此外,当天春运总体运输量同比下跌28.8%,铁路、道路、民航运输量分别同比下跌41.5%、25%、41.6%。
随后,受疫情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延长春节假期通知。复工的推迟,使消费零售、金融、旅游等更多行业企业被迫迎接运营窘境。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接受采访称,当前西贝400家线下门店基本已停业,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来源:微博
微博上,《我的公司只能再撑三个月:一场疫情冲击下的中小企业命运大讨论!》一文引发大批网友共鸣,大家纷纷留言述苦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之下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人力、物力成本持续耗费,却无法在短期内快速回流造成的现金流紧张是绝大部分企业此刻忧愁的事情。面对疫情冲击,如何找寻出路快速自救,变成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
杭州一家贸易企业经营者杜先生,日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企业应“跳出原来的舒适圈”,探寻更多可能性。的确,面对员工无法及时到岗的现状,有条件的企业们是时候迈出步伐,利用万物互联时代的科技便利,去尝试一种新的策略——在家(远程)办公。
话说,远程办公并非新鲜词汇,却一直未得到市场足够认可。哪怕线上办公技术日趋成熟,95%企业仍因担心“团队协同效率低”“团队作业沟通成本高”等问题,视线上办公应用为日常工作的辅助工具。
当下,企业一方面需充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维系组织正常运转,远程办公看似转变为不二选择。实则,唯有掌握要领,做到切实、有效推进远程办公,企业才可实现复工前期的平稳过度,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下,我们以阿里旗下——钉钉,这款智能移动办公平台为例,说明企业在远程办公中,需注意把握的三要素。
要素一 | 特殊时期“重中之重“
筛查员工健康
微博上,大家在讨论本次疫情给企业经济带来的创伤时,有网友便表明,面对本次疫情“人传人”的特殊性,就算国家不强制要求延后复工时间,自己也断然不敢冒然号召员工集聚开工。因为如果万一发现有一名员工感染确诊,会直接影响其他员工,甚至整个公司都会被停工隔离,拖延交付还会丢失客户。
#杭州一企业30人开会11人感染#
因此,实时了解员工健康情况,尤为重要。钉钉新增“员工每日健康打卡”功能,恰好落实这一点。
内置的消息提醒,每日能定时提醒员工登陆填写,轻松简单二步,即可让人事部门掌握全员情况,确保员工均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投入工作。此外,这也有利于企业对已知出现疑似病症的员工给予人文关怀,及时调度其他员工填补工作空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要素二 | 团队合作高效协同
以视频例会、共享日程开启新一天
具体到一天工作中,团队各组组员是否按时上线?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配的既定任务,在家落实高产出?
对此,人事部可提前向全员规定每日开工时间并同步线上平台设置。比如,钉钉支持员工“外勤打卡”——(若约定9:00上班)大家均可在9:00前打卡。打卡完成,领导随即接受打卡通知,方便后续工作安排。
正式开工后,各项目团队可以“部门”为单位组织视频会议,通过视讯方式完成往常在办公室里进行的部门会议,落实工作安排。人事、PMO等协同组织部门还可发起“群直播”,实现线上跨部门协同、指导工作。
对于执行层员工而言,可利用“日志”向领导做工作汇报。钉钉中,“共享日程”和“文档”可辅助员工记录,领导查收、修改及二次反馈,让工作文件及重要笔记在云端传输定稿。
要素三 | 突发紧急情况
找对人及时响应
??
项目沟通中难免有突发情况,当急需找到对应一线负责人快速处理时,若在办公室,我们可以直接去同事工位面谈;而在家,最害怕的莫过于一时间忘记同事电话,无法联系到人。
这时,钉钉“组织通讯录”能快速搜索同事,查询同事电话号码,让你一秒电联不误事。若是需告知集体的大事,编辑并发布“钉钉公告”,即可保证重要信息传递至团队中的每位成员,系统后台设置可实时回馈你有多少人已读、多少人未读,以此消解线上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截止1月31日,依官方报道,全国复工不早于2月9日的省市有13个,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河北、重庆、山东、福建等,而湖北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
防疫战场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环。疫情不容忽视,更不允许掉以轻心;工作同样要合理安排,共克时艰。宏观政策上,央行将提供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微观至各行企业,如何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好互联网远程办公,提前完成远程办公布局,落地公司管理有序、经营有序至关重要。
回顾2003年,当年Q2季度经济受“非典”影响最大;但“非典”并没有改变当时经济上行的趋势。17年之后的今天,互联网给社会已创设出更多可能。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企业可以迎难而上,表现得更好。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